四合院之我有挂我骄傲

第165章 造神

加入书架
书名:
四合院之我有挂我骄傲
作者:
睡不醒的大男孩儿
本章字数:
4250
更新时间:
2025-06-14

周三江听了老孙的话,当场就笑了出来。

“利益?什么利益,我能要么?”

“有道理。”听见周三江的话,老孙点了点头表示认同。这一刻他看向周三江的目光中有同情、有佩服、也有些说不出的情绪。

周三江,军中的尖刀,八极拳当代的集大成者,战场上所向披靡,但是相比其战场上的成绩,其暗杀和侵袭的能力更是无出其右。他凭借着卓越的个人偷袭和骚扰的能力,在数次战役中,仅凭一己之力就拖住了整支的部队。

周三江挡不住百万大军,但是百万大军也挡不住周三江。

这是大帅曾经说过的一句评价,而正式这句话让周三江的地位从此变得特殊和尴尬。因伤转回地方,周三江申请搞小厂子,上面立刻就批准,他申请自负盈亏,也没有人有意见,对于上面的绝大部分人来说,周三江干点什么,但是又别干些太重要的事就好了。

谁都怕死,谁也不知道真正的激怒了正在壮年的周三江,他会不会走入歧途,这个风险没人敢冒。

对此,不仅仅是上册的共识,周三江本人也非常清楚。

“一首这么被动也不是个事,之前是我们低调,如今既然有人不想让我们低调,那么相关的工作要做起来。首先,成立宣传科,把宣传工作做起来。工作重点有三个,一个是要对接官媒和有影响力的渠道,把分拣厂对社会的贡献报道出去,二个是要挖掘出典型的人物事迹,要树立和平时代的英雄,就比如李丙先,战场上无畏的战士,为国牺牲了一条腿,回国后却把国家分配的岗位留给了更有能力的人,如今凭借着顽强不屈,为人服务的精神,带领出了几百人的回收团队,本人也一首奋战在工作的第一线。”

周三江的话说的很慢,主要是让孙正峰和孙颖去听着,一来是接下来他们才是落地实施的重点,另外也是把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做法,让这两位左膀右臂能够了解,随着柳硫参加工作,秦淮如的逐渐成长,随着刑德宇和程晓琳的接触和靠拢,他信得过的人越来越多,能用的人也越来越多。

但是受限于时代,很多事情在周三江看来简单到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们却不能理解,这个不怨他们,是周三江站在了伟人的肩膀上。

随着周三江提出梳理榜样、推出典型的造神计划,孙正峰和孙颖都听得入神,而老孙则恨不得拍腿叫好,英雄多了,但为什么绝大部分都岌岌无名,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的多了,但为什么没有获得其他人一样的荣誉。而周三江要做的,就是 自己造神。

当全民敬仰的人物在分拣厂,那么分拣厂就相当于多了一道护身的金符,如果有太多的卓越世纪出现在分拣厂、工艺厂、农机厂,那么三个厂子就会被捧上神坛。这并不是周三江想要的,他只想要低调的做些事,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当其他人不怀好意的试图攻击他和分拣厂的时候。

他就不得不选择拉拢更多的盟友,以及尽可能的建立起防火墙。

“说的太好了。”老孙终于忍不住赞同的说到。

“确实,书记您的这个想法真是绝了。”孙正峰也点头道。

“没错,我们既然要去对接那些有力量的声音,而让这些声音说什么才是为难的事情。让他们表彰我们对厂子,表彰我们的模式,这个未必有好的效果,但如果是像李丙先这样身残志坚的革命英雄,像依依、婷婷这种刚毕业就找到了奋斗意义的学生就会引起广泛的共鸣。”孙颖也点头认可到。

“宣传科最后一个任务就是要形成好的模式,把一些常规的宣传工作也拉起来,这个事由正峰牵头,厂子是你管,责无旁贷。”周三江望向孙正峰,“你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如果没有的话,不行就从工艺厂和农机厂去调,先安排两个人出来,专门写材料、拍照片、整理档案,尤其要跟各地政府部门对接好的数据统统整理成文。”

“没问题。”孙正峰点头,“我心里有大概的人选,我回去在考察一下,就尽快行动起来。”

“要会写东西的,不是仅仅会写一点八股文,文章写的花团锦簇,却毫无真情实感,不能引起共鸣的没用,我们需要的是真情实感,文字可以朴实无华,但一定每个字都有力量。”周三江点了点头,补充道。

周三江又转向老孙,“你去整合那些和我们合作的街道办和基层政府,把当下的问题聊一聊,把意见统一起来。一些积极踊跃的,和我们捆绑的比较深的关系,也可以挖的深一点,孩子受了委屈,家里的大人出来说两句话也是应该的。”

听见周三江讲这个话,所有人都会心的笑了笑。真是坏死了。

“我估计一些省份的话,省里的关系也要走一走。”老孙补充的说到。

“这事你自己看着办,反正分拣厂是小厂,我和你儿子女儿能力有限,跑不动,走不通,也聊不明白,你个当爹的自己看着办吧。”周三将撇了撇嘴根本不搭茬。

“你啊。”老孙看周三江一副无赖的样子,笑着用手点了点他。“行,我知道了。这些事我自己掂量着办了。”

“你就用‘大面积返贫风险’这个帽子压下去。”周三江眯起眼,“让他们去省里叫苦,看哪一级的领导扛得住,或者更狠一点,大批职工失业的风险去叫苦。”

孙颖这时候插话:“那官媒这边呢?你准备找谁?”

周三江露出一抹冷笑:“这就得借点人情了。我和《新青年》那边的黄主编打过几次交道,之前他采访过我几次。一会我写一封信,再送一批咱的实地照片过去,正峰亲自跑一趟,争取最快时间内见报。”

孙正峰点了点头,“我回去想想先进人物,李丙先可以,依依和婷婷也可以。工作结果出众是一方面,还要看其出身立场,现在很多青年找不到工作,依依和婷婷甚至比李丙先更有代表性。”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