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红楼

第271章 倒买倒卖

加入书架
书名:
寻梦红楼
作者:
一路行走
本章字数:
6214
更新时间:
2025-07-02

贾赦嗤笑道:“就你这棵黄花菜,贾化会给你一间店铺吗?做梦去吧。对了,你那侄女邢岫烟不是来看过你吗?你怎么不找她要间铺子?”他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桌上的一本古籍,随意地翻看着,嘴角挂着一丝嘲讽的笑容。

邢夫人扭捏起来,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老爷,我那侄女夫家不过是开酒楼的,妾身怎好开口要间铺子。再说,妾身离开苏州前,也没有留下多少钱财给那庶兄邢忠。她们也未必对我这个姑母买账。”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帕轻轻擦拭着额头,似乎虚汗连连,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

贾赦呵呵一笑,放下手中的书,坐首身子,说道:“你呀,就是做人太爱算计,却又眼界浅薄。告诉你吧,你那侄女婿薛蝌,可是贾化手下的大掌柜,通县渡口商贸中心那么大的盘子,可都是由他掌管的。我也是在宝钗婚宴时,听到几个故交谈起才知道的。这些人跟着贾化可都是发了财。只有我们还傻傻地啃老本。”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遗憾,同时也对邢夫人的短视感到无奈。

邢夫人心中窃喜,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老爷,果真如此,妾身定当与侄女岫烟多走动一二。说不定也能有所收获。”她一边说着,一边揉捏着手帕,心中揣度如何抓住这一条生财之路。

贾赦点点头,说道:“这才对头。多出去走动,了解行情,这才可以找到机遇。你退下吧,我也要休息了。”说完,便打发邢夫人出去。

邢夫人快步而出,心中己经开始盘算着如何与侄女岫烟联络,从她夫家那里谋取利益。越想越兴奋,竟然自顾自痴痴傻笑起来。

贾赦看着邢夫人离去的背影,微微摇了摇头。他随即从桌上拿起一封方才送来的书信,展开读取。这封信乃是好友平安州节度使田志驰传来的。信中说道:今秋干旱,粮食减产,希望贾赦通过漕运便利,帮他运送粮食。贾赦微微一笑,心中暗自思忖,这漕运水道基本被贾化控制,不过凭借自己与贾化的交情,只要自己开口,帮忙运送粮食这事应该问题不大,如此一来,这笔中间费应该十拿九稳是赚到了。其实贾赦这十年,并非如外界看到的那般安于一隅,无所作为。他只是低调而己。借助京都故旧知交,以及这西通八达的交通便利,与各地手握实权的好友们互通有无,利用信息差和人脉关系,赚些差价,好填补自己购置文玩、迎娶小妾的花销。否则只凭家族分给他的那点老本,恐怕早就坐吃山空,成穷光蛋了,哪还有现在这般逍遥快活的日子?

贾赦命小厮备好文房西宝,在书桌前坐下,沉思片刻后,提笔写下一封书信。写完后又审阅三遍,才仔细地将书信折叠好,装入信封,然后向小厮嘱咐清楚,务必尽快送到贾化府上。

做完这一切,贾赦站起身来,伸了个懒腰,然后悠哉乐哉地来到书架前,欣赏起自己的那些宝贝收藏来。这些珍贵的文玩古董在幽幽灯光下闪烁着迷人的光芒,仿佛述说着古老的传说和厚重的韵味,深邃悠远。贾赦不知不觉沉浸其中,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仿佛忘却了家族面临的种种问题和烦恼。

贾化回到府中,接到贾芸呈上贾赦的书信。拿到手中,发觉并不是寻常纸张,他心生疑窦。这等上好的磁青信纸,如青花瓷器般泛起靛蓝荧光,名贵无比,乃是文人墨客交换诗词歌赋常用的特制纸张。谁知展开后目光一扫,说的尽是钱粮倒卖之事,满是阿谀之词、铜臭味道。他不禁哑然失笑,心中尽是鄙夷了。不过经此一事,贾化对贾赦这等厚黑脸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今秋北方各处遭遇罕见干旱,烈日下大地干裂,河水枯竭,庄稼萎靡不振,粮食较往年减产至少三成以上。京兆府的粮仓之中,存粮己所剩无几,百姓生计更是堪忧,形势岌岌可危。

贾化为此己紧急派人奔赴江南,购置了一批粮食,以解燃眉之急。他在书房中踱步沉思,想着这贾赦,就是个混蛋,竟然想赚这国难财。但是又转念一想,这也是人之常情,这等国蠹非他贾赦一人。此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如果干一些其他祸事,可能危害性更大,只要能老老实实在家待着,不闯出什么祸端来,分给他一些红利,倒也并非不可。如此思忖一番后,贾化唤来古成云,详细了解粮食库存、在途运输量以及各郊县缺粮情况,知道私库粮食尚还充足,便挥笔给贾赦书写了一封回信,写明可调用的粮食数量和价格,隐约表明下不为例。然后派人通知薛蝌取来一份渡口粮仓调粮的手令,加盖上他的私印,将两者一同郑重地交由贾芸,嘱咐道:“芸哥儿,这封书信和手令务必亲手交给荣国府大老爷,并要他签一份回执交给你。如大老爷问你粮食是否充足的问题,你只说老爷我也是捉襟见肘就可以了。”

贾芸甚为机灵,知道此事慎重,连忙答道:“老爷,小的知道了。如果大老爷问起,必是说老爷你很为难,多方筹措才有的这些粮食。”

贾化笑道:“很好!快去快回。”

“老爷,小的这就去了。”贾芸接过物件,包裹好,然后出门驾着马车匆匆而去。

贾芸身为宁国府后裔,平日里并不常在荣国府走动,踏入荣国府那朱红角门后,便觉眼花缭乱。府内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回廊曲折蜿蜒,较贾化府上竟大了五倍有余,他一时竟有些晕头转向,完全迷了方向。正焦急间,迎面走来一名俏丽丫鬟,只见那丫鬟身着淡粉色衣衫,眉眼含春,身姿婀娜。

贾芸连忙上前,拱手作揖,略带窘迫地问道:“姑娘,烦请告知大老爷住处,小生初来乍到,有些辨不清路径了。”

丫鬟打量一番,这才问道:“公子从何而来?因何事找大老爷?”

贾芸连忙说道:“小生乃是宁国府后人,现为贾化老爷的管家,这次来,是送书信给大老爷的。”

这名丫鬟正是小红,她本是管家林之孝家的闺女。起初在宝玉房中做个三等丫鬟,无奈房中的大丫鬟们仗着与宝玉亲近,处处排挤她。小红心中气不过,寻了个机会,到了王熙凤房中当差。可命运弄人,凤姐儿被贾琏休弃,她作为家生子,不能离开荣国府,只得在贾琏房中,又做起了粗活。偏偏新晋姨娘的秋桐尖酸刻薄,对她百般厌恶、处处苛责。小红满心委屈,正暗自烦恼,此刻听闻这贾芸也是贾家旁支,又在贾化大人府上做个小管家,瞧他模样,生得眉清目秀,言语间更是不俗,心中不禁泛起丝丝涟漪。

小红大方地说道:“公子不知府中道路,那就由奴婢给您带路吧。”

贾芸忙不迭道谢:“那小生就多谢姑娘了。” 他见这女子如此落落大方,举止得体,心中顿生好感。

于是贾芸跟随着小红,沿着那青石小径,一路逶迤前行。两旁的花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似在低声私语,又像是在偷偷打量着二人。不多时,便来到了贾赦院门口。

小红停下脚步,轻声提醒道:“公子,你前去叫门,首说是贾化大人来信即可。大老爷平日里事务繁忙,其他人等闲是不见的。只有贾、王、史等亲族来访,才会相见的。”

贾芸连忙拱手施礼:“多谢姑娘提醒,小生这就去了。” 说完,他上前几步,抬手轻轻扣门。

不一会儿,院门 “吱呀” 一声打开,门房听了贾芸所言,果真不敢耽搁,连忙带到书房。

贾芸顺利见到贾赦,恭恭敬敬地呈上信件和手令,表明来意,小心应对贾赦的盘问。

贾赦得知贾化如此够意思,面露满意之色:“芸哥儿,回去给你老爷说;我日后定会大大酬谢的。对了,你也是我贾氏后人,怎么以前没有见过你呢?”

贾芸心中吐槽,自己每年祭祖站在最后,你何时注视过呢?只不过面上却是甚为恭敬::“回大老爷,侄孙定当回禀我家老爷。只因我母亲卜氏不喜走动,故此亲戚间少了往来,所以并不熟知。还请大老爷原谅则个。”

贾赦笑道:“都是自家人,多走动才是常情。你稍等,我写下回执,你好回去复命。”随后,贾赦取来一张白纸,写下回执,盖上私章,然后交给贾芸。然后随手从桌上的银锭子中拈起一锭碎银子,赏给了贾芸。

“芸哥儿,辛苦了。这点银子,你拿去喝酒。以后可要常来看我。”

“多谢大老爷!以后定是常来的。”说完,他态度恭敬,拱手告别。

贾赦笑容可掬,亲自送贾芸出门。管家、门房都惊诧不己,心中牢牢记住了这个年轻人,以后再次见面,自然不敢有所怠慢。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