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礼部官员缓缓张开圣旨。
洪武皇帝的最后一道正式圣旨,这道圣旨之后,宣告洪武时代的落幕。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自宋运告终,天命真人于沙漠入主中原,执掌神器,统御九州,传及子孙百有余年。
国运终后,以致海内外疆土,俊杰纷争,朕驱逐百年之患,恢复中华,又堪定南北枭雄,乾坤再造。
使大明之大,天下无双,东抵虞渊,西谕昆仑,南跨南交,北际潮海,寰宇震荡,四海臣服。
朕于紫金山继天立极,称帝建制至今已二十八年矣,期间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
从来帝王之治天下,未尝不以敬天法祖为首务,敬天法祖之实,在柔远能迩、休养苍生。
共四海之利为利、一天下之心为心、保邦于未危、致治于未乱、夙夜孜孜、寤寐不遑、为久远之国计、庶乎近之。
朕御极期间,河清海晏,歌舞升平,民有所安,万邦咸服,吏治清明,君臣善睦,德可比先圣,功更盼后人。
皇太子朱权,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坚刚不可夺其志,巨惑不能动其心,必能克承大统,朕今退位传国于太子朱权。
诸皇子当戮力同心,共戴新君,众臣工当悉心辅弼,同扶社稷,布告中外,咸使知闻,钦此。”
随着圣旨降下,众臣纷纷高呼。
“臣等领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百官山呼万岁,朱元璋则是拉着朱权走上了祭坛。
开始了祭天仪式。
朱元璋宣布退位,朱权也要祭天登基,昭告天地的。
只见朱权跪下,点上清香便行大礼。
紧接着,朱元璋一挥手,礼部官员奉上了册宝,托盘上放着两块玉玺,一块之大明皇帝之宝,另一块则是朱权得到的传国玉玺,来走个过场。
“皇帝臣权,敢用玄牡,昭告天地皇祇,臣承皇天之眷命,奉洪武皇帝之册宝,属以伦序,入奉宗祧,然,深感托付之重,不敢僭越大宝。
可兄弟宗亲、文武百官、三军将士,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言天命不可以辞拒,神器不可以久旷,羣臣不可以无主,万机不可以无统。
臣畏天之威,不敢再辞,今敬简元辰,虔奉皇符,升坛受禅,告类天地,臣于紫禁城继天立极,即皇帝位,称朕建制,改元永乐,布告中外,咸使知闻。”
朱权说完,将杯中酒撒下。
跪着的朱棣听着哪哪都感觉不对劲。
永乐,永乐,这怎么感觉莫名有种熟悉感呢?
可是自已确实没听过啊。
朱权:嘿嘿,四哥,想不到吧,我抢你的活儿,还抢你的年号,嘿嘿嘿。
朱棣:*#%&/#*
朱权:那啥,四哥,虽然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但是我知道你骂得很脏,你这话含妈量极高,嘿嘿。
随着朱权缓缓起身,万岁之声激荡寰宇。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呼万岁之声,激荡行云,响彻天际,以致宫外都听得到万岁之声。
百姓们也自发得跪下来山呼万岁。
百姓们知道,今天大明江山易主了!
接下来还有各种繁琐的仪式,还要去宗庙。
……
鸿胪寺内。
诸国使臣不少都回来了,但是他们脸色各不相同。
瓦剌使臣。
“诸位,大明一定是我瓦剌最大的敌人!咱们要想办法打听清楚,他们究竟有多少重甲骑兵!”
“没错,大明火器越来越厉害了,我等防不胜防,如今新帝即位,少不了要立威,回去要吩咐各部,近期不要骚扰大明!以免被当了儆猴的那只鸡!”
“唉,不是我们想要认怂,实在是大明强大到没天理。”
朝鲜使臣。
“哦买噶,大明爸爸强大思密达!明天觐见大明圣天子陛下,我们一定要卑微思密达。”
“没错思密达,最好是还要让大明爸爸卖一批火器给我们思密达。”
“我感觉我们这次泡菜带少了思密达,下次来的时候要多带点思密达。”
小八嘎使臣。
“八嘎!八嘎!大明怎么会这么强大!他们的火器这么滴厉害!”
“眼下不要跟大明作对,不然容易死啦死啦滴,我们滴要向大明俯首称臣!偷学他们的技术!强大我们的国家!养精蓄锐,等到未来大明衰弱,我们再来侵略大明!我梅川裤子的后人一定能劫掠中原!”
“没错没错,梅川君说的对,不就是当狗嘛,这么多年我们已经很有经验了!主人强大我们就被狗链子拴好,主人孱弱了,我们就挣脱狗链咬主人!我们就是那白眼狼!养不熟的那种!至于脸面,又不能当饭吃,要不要也无所谓,我们就是不要脸,桀桀桀桀。”
……
今天的大明很热闹,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没有这么热闹了。
这登基大典啰哩巴嗦,磨磨唧唧搞到差不多夕阳西下才结束,又跪又拜的,朱权表示从没跪过这么久,膝盖是真酸疼。
也不知道这些古人是怎么坚持得下来的。
回到养心殿,吃了晚饭之后,朱权倒床上就呼呼大睡了。
今天确实是把朱权累到了。
朱权感觉就是一夜御十女都没有这么累。
朱权虽然睡了,可百官不安生了,今天的阅兵大典也狠狠的把他们震惊了一把,武将集团觉得他们也得配备这些东西,文官集团则在想这中间能捞多少油钱。
第二天一大早,朱权天刚亮就被叫醒了,先要去给朱元璋问安,然后陪朱元璋吃了顿早饭,最后打着瞌睡去上朝。
不过朱元璋看出了朱权犯困,也就免了朱权每日问安,逢年过节等日子来就行了,这可让朱权高兴了。
不过表面上还是假模假样的推辞了两下才不得已答应下来。
至此,朱权奉旨不用每日问安。
吃过早饭,也就开始了正式的早朝,称帝之后的第一个早朝,自从朱权改了上朝时间,百官那是轻松了许多了,现在上朝都很有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