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

第1020章 一〇一八章:入主巴格达

加入书架
书名:
芳明1128
作者:
西洋湖边
本章字数:
8220
更新时间:
2025-07-05

底格里斯河东来,南风吹绿了两岸棕梠,巴格达尚未从失去塞尔柱大苏丹的惊愕中缓过气来,一道灰红旗帜已自西北方向席卷而至。

那是赞吉王朝的军队——自摩苏尔出发,横越两河,直逼阿拔斯旧都巴格达。

大马士革一战之后,赞吉王伊玛德丁·赞吉已成叙利亚与黎凡特的共主。如今,他率步骑五万、驼兵二千,所过之处,部族皆伏、城池尽降。兵临巴格达之前,大军驻于城北萨迈拉平原。

暮色下,伊玛德丁·赞吉亲临军阵,于沙丘之上设下「雷火之阵」。

百杆火绳枪整齐列阵,由戴夫温·阿布所部操演,明火烧绳,轰声震耳。其声如雷,火舌如蛇,每一轮齐射后,火焰与硝烟在营前卷起黄尘巨幕,似沙暴骤临,震撼城头眼目。

城中百姓惊呼:「真主派来雷神乎?」

接着又是一幕——骆驼炮登场。

那是赞吉军从阿勒颇改良的虎蹲炮,安装于精选高背骆驼之鞍架上,由专人牵骆、数人装药、点火发射。炮声轰响时,骆驼反因早训不惊,反倒稳如山岳;炮弹拖火飞行,数百步外草墩立时崩碎。

「此乃我王之‘雷行神兵’。」伊玛德丁·赞吉亲军高声诵道,「得自东方明国,为天命所赐。」

巴格达城头,阿拔斯王朝的末代苏丹监军早已脸色如土。三日前,还在辩论是否应召回东波斯地区的散兵残部,如今这支「雷火兵」已逼近城下,毫无可挡。

哈里发穆斯塔希尔德坐于金柱宫帐,身披白袍金带,面色苍老。十数位学者、宰相、军官在座,神情各异。老穆夫提艾布·阿卜杜拉·纳西尔·本·哈提卜沉声道:「若拒之,便需起战。然我等谁能抵‘雷火’之军?」

年轻的库塔尔监军咬牙低语:「十年前,十字军也曾围我。若今不战,便永为附庸。」

但年老的巴格达商会首长已摇头如捣蒜:「从阿勒颇来的商路,皆言此王施行商律、设银券、通货易物,如今火杖再临,若得其庇佑,商道可通波斯、亚美尼亚,百利而无害。」

穆斯塔希尔德沉默良久,终于起身,走向宫中高台,仰望底格里斯对岸那滚滚尘烟。

他从袍袖中取出一卷薄金封檄,颁命宰相宣读:「奉真主之名,仁慈与慈悲的主!今大地震动,苏丹亡国,异教环伺,教胞丧邦。叙利亚赞吉王伊玛德丁者,得民心、拥兵锋,掌雷火之器,复行沙里亚于摩苏尔与大马士革之间,为穆斯林之守卫,应真主所选。朕穆斯塔希尔德,愿以吾民之安为重,自今以后,认伊玛德丁·赞吉为伊斯兰世界共主,赦以‘护教大将军’、‘两河之壁垒’、‘麦加道路之捍卫者’之号,准其整军入城,安国定民。」

是夜,巴格达宫城上万灯齐明,宫门洞开。

赞吉王缓步入城,身后「雷火营」火杖高举,无一声响,却震慑万人。

百姓高呼:「新主归来!」

「护教者在!」

「巴格达得雷火,正统复归!」

巴格达城中自穆斯塔希尔德宣告拥立赞吉王为伊斯兰世界之新护教哈里发后,整座城市陷入准宗教性狂热。

但赞吉王深知,一纸宣诏不足以令九域信服。

「天方万民,非惟吾巴格达;欲定乾坤,须得诸邦来贺。」

于是,三日内,从巴格达金柱宫共发出十七道金书使节檄文,送往从伊朗高原至北非草原、从安纳托利亚高原到撒赫勒边地的各大君主与总督,凡尚存伊斯兰传统的国度皆在其列。

信使策马奔向巴文德王朝(南里海)、亚兹德总督区(西波斯的原卡库伊王朝)、古尔王朝(阿富汗+巴基斯坦)、哈马德王朝(阿尔及利亚)、马略卡泰法(伊比利亚)、穆拉比特王朝(摩洛哥+南西班牙)、齐里王朝(突尼斯+利比亚)、罗姆苏丹国(西土耳其)、达尼什曼德王朝(东土耳其)、贾米巴努(南波斯)、加涅姆帝国(乍得)、法蒂玛王朝(埃及)、祖莱伊德苏丹国(也门)、苏莱希德王朝(阿曼)、萨尔图克贝伊国(库尔德)、什尔万王朝(阿塞拜疆)。

这是一次政治大手笔,亦是一次文明命运的转捩点。

信使首抵巴文德王朝。此波斯里海之古族,尚存祆教余风。埃米尔阿里一世本因花剌子模改宗之事惊疑未决,得赞吉书,始知「雷火之主」非虚。闻「其兵有火杖、骑驼以发炮」,当即回书称:「祆火虽古,雷火更新。若真主意志载于器械之间,我等不敢拒其旨。愿遣子哈桑赴巴格达,代我致敬。」

远在波斯南境的亚兹德总督穆萨·伊本·瓦尔丹鲁兹,正与叛教的花剌子模在克尔曼争夺边境小城。闻讯后心悸如焚,叹道:「塞尔柱既亡,我辈惟余匡宗之责。」

他虽受哈里发之命统西波斯,亦遣心腹赴巴格达求封「护疆穆罕布」,表忠赞吉王。

古尔王朝马利克伊兹丁·侯赛因,正因背刺加兹尼苏丹遭诟病不止。得赞吉亲信递书一览,才惊觉:「我以内斗得国,彼以雷火定天下。」

他犹豫数日,仍遣次子法克尔丁·艾哈迈德带铜器、矿书、火药样本请求「学兵之术」,称愿与赞吉王立「军事协约」。

西行千里,哈马德王朝埃米尔叶海亚·伊本·阿卜杜勒·阿齐兹派人持贺金至。其书曰:「旧世将崩,雷火可立新法;哈马德愿为诸苏丹之先。」

跨海而来的,是穆拉比特王朝的驼马使团。

埃米尔易卜拉欣·伊本·塔什芬为北非霸主,本与法蒂玛抗衡。闻「巴格达得火杖」,以为天启降临,自遣使团经埃及、阿拉伯、抵两河,附信曰:「西土虽远,若吾主可明天下,愿奉金羊千头,书以‘西界戍主’之号请认宗主。」

罗姆苏丹梅苏德一世与达尼什曼德王朝埃米尔·加齐·居穆什特金,原分治安纳托利亚。听闻赞吉有「驼炮」、「火杖」,素有军志之苏丹梅苏德当即大喜,回文称:「愿以安纳托利亚三卫为屏,请封‘东界边将’之号;亦请派匠赴我军中传授雷火之技。」

沙漠彼端,贾米巴努埃米尔鲁沙伊德·本·卡米勒从祖母那里继承一城之地,然野心未歇。此番乃首位女王名义遣使之封国,信文短而坚:「谁掌火焰,谁立正道。我观尔主,有如穆萨持杖,天命可畏。」

最远者,当属来自西非加涅姆帝国的使者。

其国王杜纳马·伊本·胡密自撒赫勒北上,经图阿雷格部的商路,用三月始至。其赐品为象牙、虎皮与黑曜石剑。王书曰:「南荒苦远,然吾子孙所拜之神,亦名阿拉,若你为其火焰所载,吾当与之共明。」

而埃及的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阿米尔·比·阿贺卡姆·安拉,虽素来自称正统什叶教主,却亦无可避免地观察东方变局。赞吉书信称「真主不以一派专宠,当以兴邦利民为重」,并以火器模型作为信物。

法蒂玛回书半赞半试探,文曰:「若你之火为明者,我之月亦愿照其焰。」

终于,赞吉王朝加冕礼于伊斯兰历五百二十七年,沙瓦鲁月初九日在巴格达金柱宫举行。

底格里斯水面泛起紫红霞光,暮色之中万灯齐明。黄金圆顶的巴格达主清真寺今夜重开后殿,五百年来第一次,阿拔斯哈里发将亲自登台禅让。而受禅者——正是自摩苏尔而来、拥「雷火军」与两河民心的伊玛德丁·赞吉王。

然而这场仪典,并非单为加冕。

在赞吉王与阿拔斯哈里发秘密协议下,他早已遣信使快马东西南北而走,邀请天下穆斯林诸王、酋长与「旧秩序的继承者」亲临巴格达,见证这场宗主权的交接——以昭告天下:塞尔柱已亡,真主选民现身。巴格达复兴,雷火庇伊斯兰。

来自里海高原、塔巴里斯坦的巴文德王朝埃米尔阿里一世披紫金短袍,身后数十名波斯官吏与骑士列队入场;其所统之地乃萨珊古地,早年避于里海南岸,至此重入主流。

来自伊斯法罕以南的亚兹德总督穆萨·伊本·瓦尔丹鲁兹率亲兵百余,自承忠诚,却目光警觉。此人本由阿拔斯紧急任命遏制花剌子模扩张,如今也须面对西线统一。

来自兴都库什的古尔王朝马利克伊兹丁·侯赛因由侄子代行,衣上仍染雪痕。他在卡特万之战中背刺加兹尼,兼并余部,如今犹存野心,来此既为观变局,亦为求正名。

自突尼斯外海飘来的使节船上,系着西方的风帆——是马略卡的泰法埃米尔穆罕默德·伊本·加尼姆,在十字军压力下求东方援助,此番来朝,兼表顺服、兼试借势。

来自撒哈拉与阿特拉斯之间,满身黄尘的是穆拉比特王朝埃米尔易卜拉欣·伊本·塔什芬的亲弟,其路遥万里,却仍携有黄金礼器,并呈上一本译自柏柏尔文的律法诰典,称欲与赞吉王交换经书与火器制图——以求援新秩序的科技之道。

齐里王朝的哈桑·伊本·阿里则更为谨慎,他所部早年依附法蒂玛,后转向逊尼,如今局势已变,只能应邀赴会,寻求保身之策。

罗姆苏丹国的梅苏德一世,遣其长子为使,自安那托利亚南境快马而来。他们早已与东罗马帝国处于紧张边界,此番是以「睦邻」为由,实则为观察「雷火」是否真如传言可破城池。

东安纳托利亚的达尼什曼德王朝埃米尔·加齐·居穆什特金,一袭红袍进入大殿,据说其境内已有「火杖工坊」雏形,疑为与明国商人私通,今来朝即欲求名分与学艺。

阿拉伯南方,从也门高地而来,祖莱伊德苏丹阿里·伊本·阿布·加尼姆,携有古叶门书法与香料;而更为特殊者,是一位年迈女使——她是苏莱希德王朝的女苏丹阿尔瓦·苏莱希派来的侍从。这位「阿拉伯最后的女王」虽不能亲至,却在信中提到:「若新哈里发能行公正,不歧性别、不压异学,我等虽隔阿拉山千里,亦愿称其为护教者。」

来自外高加索的萨尔图克贝伊国王萨尔克图二世,则以「步于北风与雪地」为喻,递交了马鬃制印与鲜羊皮信,声称若巴格达复兴,可开贸道至叶尔羌。

东南之地的什尔万王国国王曼努赫尔二世,自里海西岸遣使,奉珠宝与薰香,亦承认赞吉宗主,并询问是否可派子弟赴「胡商塾」学习火杖技术与纸墨印书法。

七十四位穆夫提、四十五位外国使臣、三十六位王子公主、十七支骆驼队齐聚宫前,万众注视。

当日傍晚,巴格达主清真寺上空旌旗如海,各国使节列席之间,一幅阿拉伯、突厥、柏柏尔与波斯四文字书写的《真主护教诰令》由阿拔斯哈里发穆斯塔希尔德亲笔书写,递予伊玛德丁·赞吉。

书中明言:「今大地震动,旧主无继。护教之责,今授赞吉王。当行公正,捍沙里亚,通学艺,庇弱民。若违此诰,诸王得共议废之。」

伊玛德丁·赞吉披青金长袍,登阿拔斯黄金宝座。穆斯塔希尔德亲手奉上刻有「雷火护道」的金色权杖。远使所赠之金羊、铁轮、黑曜石、白银全数列展于殿前。

号角声起,远从沙姆至底格里斯的万民高呼:「万邦所认,吾主为尊!雷火所向,真主所归!」

自此,赞吉王朝正式被承认为伊斯兰世界新的政治宗主国。自底格里斯以西,至叙利亚沿海,一条新秩序的脉络已然成形,而雷火之声,正成为改变历史的号角。

伊玛德丁·赞吉,雷火加冕,正式被承认为伊斯兰世界共主——但他心知,真正的事业才刚刚开始。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