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夜寒如水,太平门外的苏白梅林已初吐花芽,微风中香意潜然。中书省议政厅内灯火通明,方梦华身着紫色朝服,静坐于长案之后,手中一封密信正被她反覆。
那是杨幺亲笔的密牍,传自洞庭湖畔,言辞简短却隐含重意:「大姐,蜀宋荆湖北路经略岳飞与伪秦刘光世军近日联手,自荆门、零陵向东北双向包抄,似有合围之势。弟自知兵弱地险,当求生机,不忍与岳兄兵戎,但亦难坐以待毙。弟知岳兄忠义,然其锐不可当,伪秦又趁火打劫,荆湖之地恐难久持。明国若不援手,弟唯死战而已。念结义之情,望速决。」
她喃喃自语:「杨太是我结义三弟,是摩尼教起义军的同志,若让他死于岳师兄之手……我该如何自处?」
方梦华将书信摊于案上,目光微垂。她早知这一天终将到来。指尖轻叩书案,目光沉静如湖,她心中早已有策,只是未曾预料来得这样快。她心知肚明,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南宋绍兴五年,岳飞平定洞庭湖,诛杨幺,稳荆湖北路,为北伐奠基」。如今,这一幕似在重演。杨幺,她的结义三弟,摩尼教起义军领袖,率大楚水军反宋、抗金,欲建平等之国;岳飞,她的师兄,旧日恋人,忠义无双,率岳家军剿匪、抗金,护宋室江山。两人皆是她生命中不可或缺之人,却在荆湖对峙,刀兵相向。
六年前,相州沦陷,金军铁蹄南下,岳飞之母姚氏带八岁岳云、一岁岳雷,辗转逃至大名府,幸得杨八的北海商行暗中护送,抵达舟山军治下的台北。岳云入读台北希望小学,后荐至舟山东点军校,成为神机营第二期少年兵。永乐十年岳云被收为义子随方梦华参与北伐淮南,与金军激战淮北,又南征交趾,历练成少年将才。近两年,方梦华亲授中学数理化知识,带其旁观明华大学电力实验、金陵大学石化试验、医药研究所疫苗之役。
如今岳云十四,早已脱去孩童稚气,习得神机营之艺,亦修数理之学,通军制、识地理、明理性,是她心目中「新明之子」的范本。
如今,寿春天花疫情方平,颖州新民初安,洞庭湖战事却如烈焰烧心。方梦华深知,明国介入荆湖大战已不可避——若坐视杨幺覆灭,摩尼教义军崩溃,洞庭水军或被伪秦刘光世收编,荆湖沦为伪秦势力,北伐抗金之路将受阻;若与岳飞刀兵相见,抗金大业更难成。她目光落在案上一卷地图,荆湖北路的山川湖泊历历在目,岳家军与伪秦的合围之势已成,杨幺的水寨岌岌可危。
「云儿,进来。」方梦华轻声唤道,推开书房侧门。
岳云闻声而入,一身穿深蓝少年神机营军装,腰佩短刀、胸佩双锚银徽,肩背略宽,眉宇间多了几分沉稳,却仍带少年英气。他行军礼,声音清亮:「司令,云儿奉召而来。」
方梦华转身,目光温和,上下打量义子,问道:「云儿,今年你多大了?」
岳云一愣,随即答道:「回干娘,永乐十三年,云儿十四岁了。自相州逃难,蒙大明与干娘收留,这六年恩同再造,云儿不敢忘!」
「这些年在台北、舟山、金陵,是不是觉得与亲娘亲父的记忆……越来越远了?」
岳云微愣,答道:「孩儿虽改姓,但心里始终知道,生我者岳家,养我者明国与干娘,六年大恩,恩同再造。」
方梦华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既温柔又沉重的光,却又带几分复杂。她走近书案,拿起杨幺的密报,递给岳云:「你先看看这封信。」
岳云接过,匆匆阅毕,脸色微变:「干娘,这……洞庭湖战事,杨幺与家父对峙,伪秦刘光世那老狗又趁乱渔利,荆湖恐大乱!」
方梦华点头,沉声道:「正是。杨幺是你结义三舅,摩尼教同志,欲建无贵贱之国;你父岳飞,忠义无双,护宋抗金,志在中原。两人皆是为娘心系之人,却在洞庭刀兵相向。云儿,你可知干娘为何教你数理,带你历练?」
岳云低头,似在思量,片刻后抬眼道:「干娘欲让云儿联系明宋,共抗金贼。云儿虽年幼,但知家父与干娘旧情,也知明国火器、电力、疫苗远胜宋廷,干娘不愿宋室沉沦,故援汉阳、助武黄、救宿迁、平交趾,皆为护民!」
方梦华眼中闪过赞许,却叹道:「你说得对,却未说全。干娘教你,不仅为联系宋明,更为让你明白,天下之争,非刀兵可决,民心与道义,方是根本。洞庭之战,杨幺欲平等,岳飞求忠义,皆有其志,却皆苦民。明国若介入,刀兵无眼,恐伤和气。」
她顿了顿,目光坚定:「云儿,干娘能教你的,基本都教过了。你跟我看过电力研究所的伏安曲线,也观过金陵医院取牛痘的实验,甚至青霉素的试管你都亲手换过。」
岳云垂首:「弟子知干娘良苦用心。」
「那么,云儿,该是时候回大宋那边了。你父亲,岳鹏举,如今镇守荆湖北路,一面对金狗伪齐,一面合围洞庭。」
方梦华缓缓起身,将手中的杨幺密信递出。
「我不愿两位兄弟兵戎相见,也不愿岳家父子骨肉永隔千里。这事你去做,既为信使,也为血脉,愿你能让他知道:你活着,这些年都在我这里,没有忘他。」
她停顿片刻,语气忽转坚定:「而且,我还要你带一批牛痘苗与青霉素去,那是民命所系。宋地疫病方熄,若岳师兄治下率先施种,百姓无恙,民望自增。这是为他,也是为你岳家。」
岳云闻言,身子一震,眼中闪过激动与不舍:「干娘,云儿愿回荆湖,见家父!但……大明与干娘大恩,云儿何以报?」
方梦华走近,轻拍其肩,温声道:「傻孩子,你父如今节度荆湖北路,岳家军威震一方。干娘送你回去,非为让你弃明投宋,而是望你为桥梁,缓和洞庭之争。明军与岳家军,非必要时,不愿兵戎相见。」
她转身取出一只漆盒,内装数十支牛痘疫苗陶管,密封桐油,外系冷藏符牌,旁有一卷手抄《牛痘种痘法》与疫区接种纪录。方梦华递给岳云,嘱道:「此为金陵大学医药研究所最新牛痘疫苗,寿春之疫已证其效。你带此疫苗入蜀宋,交予你父,助荆湖北路防疫。若能说服岳家军与杨幺停战,则洞庭之民可免涂炭,宋明联盟亦可无虞。」
岳云接过漆盒,双手微颤,跪地道:「干娘,云儿必不负所托!家父忠义,云儿定以孝道与明国之学,劝其息兵,护荆湖万民!」
方梦华扶他起身,眼中闪过一丝柔情,却又恢复沉稳:「云儿,荆湖之路,伪秦与金狗皆有耳目,你此行需低调。你二舅(李宝)将率三十骑护送你和你奶奶和弟弟,沿江北公路直达黄州渡口。切记,勿与伪秦交锋,勿露明国身份。」
岳云点头,目光坚毅:「云儿明白!干娘,云儿此去,若能团聚家父,定带其问候。干娘保重!」
方梦华弯腰亲手扶起他,轻声道:「去吧。你若能让荆湖免战一役,不输打下一州一郡。」
她眼中有泪,却不让它落下。
「你我母子一场,但更是这乱世的一道希望。」
窗外微雨初霁,梅影斜挂,少年背影消失在长廊的尽头。
方梦华颔首,送他至门口,望着岳云远去的背影,心中暗忖:洞庭之战,岳飞与杨幺的对峙,背后是忠义与平等的交锋,而伪秦刘光世与金军的觊觎,更让荆湖如履薄冰。岳云此行,若能以疫苗为媒,缓和战事,或许能为宋明联盟开辟新局。
春寒之中,金陵城又一次见证历史转折的脚步——这一次,是以亲情为船,以信念为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