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老朱宴请诸臣。
按照常理来说,齐兴宇这个小小的七品官职,只配在最外围吃吃喝喝,吃的东西也是凉掉的菜。
可是让人没想到,齐兴宇到了皇宫,直接就被太监叫走,带到了朱元璋身边两侧的亲臣位置。
看着徐达汤和冯胜等人坐在自已身旁,齐兴宇只觉得有些拘谨。
毕竟是皇家的宴会,不是一般的聚会,众人也只是装模作样优雅的吃着东西,偶尔有人交流也是很小声。
宴会中央,跳着舞,身穿华丽纱裙,就是看样子让人觉得很冷。
毕竟现在一月一日,天寒地冻,外面还下着鹅毛大雪。
看着这鹅毛大雪,朱元璋心思也逐渐沉闷。
应天虽然冬天也会下雪,可是在历朝历代的记载中,那鹅毛大雪都是少之又少。
然而现在的应天,去年冬天就是鹅毛大雪,今年冬天也是如此。
虽然寒冷会杀死地里的害虫,可是如果老百姓坚持不到春天到来,那害虫死不死都没有任何意义。
好在有蜂窝煤和炉子,虽然不足以供给所有的家庭,但是朱元璋还是让各地的“养老院”都支起了炉子,最起码能让贫穷的老百姓熬过冬天。
没错,大明也有养老院,而且是免费的养老院。
除了养老院,残疾人住房,免费医馆,甚至还要求当地的一些作坊,必须给一些残疾人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大明开国这么多年,还是这么贫穷,有很大一部分民生的花销,都用在了这个地方。
当然了,这一套其实并没有维持多久。
从明初的创办,一直发展到嘉靖年初期到达巅峰。
当时的大明几乎每一个镇子都有养老院和免费的医馆,当地的商人作坊也会雇佣很多的残疾人。
虽然这些都只是保证人的温饱,但是在古代有朝廷能保证这种人群不死,那还要什么生活富足,大明又不是现代社会。
然而在封建社会,这些东西不过是梦幻泡影,随着嘉靖隐居不再上朝,各地的贪腐越来越严重。
在嘉靖朝的中期,社会福利体系开始腐朽。
等到万历年,社会福利体系直接彻底崩溃,等七年后轮到崇祯的时候,大明的社会福利只剩下了一个个残垣断瓦,地皮要么被买走,要么被老百姓拆掉拿回去填补自已破房子去了。
只能说,在对社会底层福利这方面,老朱开了个好头,但是后面朱老四和他的后代,一个个都没执行好。
看着有些惆怅的朱元璋,齐兴宇将头埋的深深的,期望朱元璋不要注意到自已。
自已现在主要方向就是研究织布机,正在努力复现八十纱锭的现代纺织机。
一天天没事就在研究纺织机的机械结构,lv1级的系统搜索次数只能勉强够用,要是老朱在找他干活,自已这纺织机不知道要耽误多久。
果然,人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朱元璋看向低头猛猛吃菜的齐兴宇,露出一丝微笑。
在场的所有人都在装模作样吃,就你一个狠狠地大口吃东西,想要不注意到你,实在是有点难度。
“齐兴宇。”朱元璋的声音在,大殿上回响。
齐兴宇筷子一顿,心中暗道一声不妙。
“陛下,叫微臣可是有何事?”齐兴宇站起身,作揖行礼。
此时大殿上群臣全都安静下来,静静的看着齐兴宇和朱元璋。
“这天寒地冻,不知道要冻死多少百姓,你发明的蜂窝煤和暖炉虽然好,可是毕竟不是每个老百姓都能用的起,却不知你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帮老百姓熬过冬天。”
齐兴宇扯了扯嘴角,自已能有什么好办法?真正的好办法那都是要花钱的,可不是那么简单想个政策就能解决的。
要是搞政治就能解决一切问题,那嘉靖王朝应该就是华夏最富裕的王朝。
“陛下,倭寇岛的银子才运回来多少,想要给天下百姓都支援补贴,不花银子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闻言沉默片刻,最后还是悠悠叹息一声。
齐兴宇见此,思索片刻后还是微微摇头。
冬季取暖和夏季抗旱,这两点对于古代的百姓来说,就是最要命的天灾,也是历朝历代都没办法解决的事情。
“陛下,若是想要抗寒,那就需要让百姓从土胚房大量换成水泥砖瓦房,否则就算用上了煤炉,因为土胚房的特性,百姓的房屋也存不了多少热量。”
“所以本质上,还是需要提高百姓的收入,百姓有了收入,自然自已就会为了保命而选择保暖乃至于重新盖房子。”
“而想要让老百姓用的起水泥和石砖,那就需要降低成本,提高生产力了。”
听到齐兴宇面对寒冬也是束手无策,在座的群臣微微松了一口气。
要是齐兴宇真的能想出还睡呢么不花银子就能保暖的办法,那才是真的恐怖和吓人。
现在看来,齐兴宇虽然聪明,但是好歹不算太离谱。
“不过,微臣倒是有一些不算好的下下策。”
“相比于日夜都会消耗的煤炭,一件能一直穿在身上的衣服,或者夜里能够盖在身上的厚被子,才是百姓更加需要的。”
“所以,微臣认为朝廷可以给百姓发棉被。”
朱元璋微微皱眉,连连摇头:“不可不可,棉被乃是稀罕物,真发出去……你感觉棉被能到老百姓的手里?”
齐兴宇呵呵笑道:“微臣最近捣鼓化学物质,搞出来一点好东西。”
“微臣发现了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动物食用之后,不会出现中毒等症状,繁衍生息也是照旧如常,而此物的特殊,便在其中的臭味。”
“只要沾染一些,那臭味就如同腐烂的尸体和化粪池一般,让人闻之作呕。”
“棉花价格昂贵,朝廷自然可以换一种方式,用棉花和捣烂的麻绳纤维混合一起,虽然这样做出的被子盖上很难受,但是却很是保暖,再加上这种特殊的臭味药剂。”
“微臣认为,别说是达官显贵了,就算是县城中的小衙役都不会看上这种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