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席宴上。
郭子仪坐在主位,林渊和陈玄礼分别坐在左右上首。
李光弼和李嗣业二人分别坐在陈玄礼和林渊的身旁陪酒。
“林道长,仗义出手,救太子于危难当中,我敬道长一杯!”郭子仪举杯朝林渊敬酒。
郭子仪给林渊敬酒之后,又举杯给陈玄礼敬酒:“陈将军诛杀奸相,妖妃,也是大功一件!”
“我也敬陈将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之后。
“哎!”
郭子仪重重的叹了口气,说道:“太子的诏书己经发下去半月有余了,至今未曾得到各镇兵马使,节度使的回复。”
“若不能聚天下兵马来灵武会合,仅凭我们手中的二十万大军,绝非安禄山六十万大军的对手。”
“啪!”
郭子仪话音刚落,陈玄礼一巴掌拍在桌子上,怒骂道:“如今,安禄山势大,各镇节度使,兵马使不敢得罪安禄山,端是一群佞臣贼子!”
“做大唐的官,吃大唐的粮,拿大唐的饷,如今国难在前,他们却坐视不理,真是岂有此理!”李光弼也附和道。
“杀了!”
“有朝一日,把他们全杀了!”李嗣业拍案怒吼。
众人都在声讨各镇的节度使,兵马使,唯独林渊一言不发,显得有些不合群。
郭子仪看向林渊,试探性的问道:“林道长,这件事你怎么看?”
林渊端起酒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慢条斯理的说道:“依我之见,各镇节度使未必是怕安禄山。”
“怕安碌山的那些,早就己经去洛阳交投名状了!”
“他们既然未去洛阳恭贺安禄山登基,自然就说明,他们还拿自己当大唐的臣子。”
郭子仪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林渊的看法。
看到大哥认可林渊的想法,李光弼连忙追问:“既然各镇节度使,兵马使自认是大唐的官,为何又不愿出兵相助呢?”
林渊看向李光弼,沉思片刻,“他们未曾拒绝,怎么是不愿呢?”
“他们在观望!”
“发兵之前需要筹措钱粮,军饷,战后也要论功行赏。”
“现在是太子下诏,召他们前来灵武汇兵,将来打败了安禄山,夺回两京,是不是要把皇帝老儿从巴蜀请回来?”
“他们打了仗,消耗了钱粮,折损了兵马,论功行赏的时候,若是皇帝比认了,他们该如何是好?”
“下诏招他们来的是太子,将来论功行赏的时候是皇帝,他们自然会有所顾虑。”
“依我之见,你们首接给太子来个黄袍加身,让他在灵武登基称帝,而后,召集天下兵马还京。”
“各地兵马,必然景从。”
林渊此话一出,让郭子仪茅塞顿开。
郭子仪之前想的是,等到他们夺回两京,在太子声望最盛的时候,助太子登基称帝。
可现在情况变了,安禄山提前称帝,立国大燕。
兵力也从三十万,变成了六十万。
这个时候,仅凭他们一家兵马,己经不是安禄山的对手了。
想要召集天下兵马一起征讨安禄山,就得让各镇节度使,兵马使看到利益。
各镇节度使,兵马使都是一州,一郡的封疆大吏。
能够许给他们利益的,只有皇帝。
太子下诏,他们为何不动?
那是因为,太子的身份不够。
想要指使他们,必须得是皇帝。
只有皇帝,才能许诺给他们足够的利益。
郭子仪,李光弼,李嗣业,陈玄礼,刘士杰,在场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瞧得上李隆基的。
郭子仪本来也是打算击败安禄山,取回两京之后,在扶李亨登基称帝。
郭子仪的计策是先出兵击败叛军,在李亨威望最盛的时候登基称帝,能够让他免去骂名。
林渊的办法是先登基称帝,再以皇帝的名义许下重诺,便可召集天下各镇的节度使,兵马使。
只是,在寸功未立之前,就登基称帝,虽然能用利益捆绑各镇的节度使,兵马使。
只怕,儒家会把李亨喷个狗血淋头,史官的笔,也绝对不会写他顺位继承的。
当儿子的抢老子的皇位,让自己的老子去当太上皇。
太宗虽然也干过这个事情,但是,李亨和太宗不同。
李世民不是太子,顺位继承永远轮不到他,他只能冒险使用玄武门继承制。
李亨本身就是太子,熬一熬李隆基,早晚他都是皇帝。
“林道长好主意!”
“俺李嗣业支持太子当皇帝,他李隆基先丢洛阳,又丢长安,两京都丢了之后,接下来没得丢了,自己跑洛阳去了?”
“真是脸都不要了!”李嗣业毫不留情的出言嘲讽。
李光弼迟疑说道:“此时登基称帝,对太子来说,名声不好!”
林渊扫视了一圈众人,笑吟吟的说道:“我这个黄袍加身的办法,正是能够既让太子登基称帝,又能让太子落个好名声。”
“只是,太子落得好名声,那就得你们来背这个骂名。”
“不知道,你们谁愿意替太子背这个骂名?”
既能让太子落个好名声,又不用让太子背负骂名,那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郭子仪郑重询问道:“林道长,何为黄袍加身。”
林渊端起酒杯,一饮而尽:“你们召集所有兵马,组织一场战前阅兵。”
“借太子在点将台上检阅士兵之时,你们其中一人,手持龙袍给太子披上,强行使太子登基称帝。”
“如此一来,儒家那些人要骂也只能骂你们这些武夫。”
“纵然是史官也只能写,太子是被你们逼迫之下,被迫登基。”
“只要后续能够打败安禄山,太子也就彻底洗白了。”
林渊说完之后,陈玄礼“腾”的一下站了起来,面色郑重说道:“我来为太子披上黄袍!”
“我己经杀了杨国忠,兵谏逼迫皇帝,也不差这件事了!”
“儒家那些人要骂!就骂我陈玄礼便是了!”
郭子仪苦笑道:“陈将军,你先坐下吧!”
“林道长是冲着我来的!”
“太子需得在你我众将和二十万士卒的逼迫之下,被迫称帝。”
“灵州的兵,你可指挥不动。”
“所以,这个给太子披黄袍的人,只能是我郭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