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娱乐城一年多,加上火车站王大河每月送来的3000块钱保护费,赵立功不仅还清了贷款,账上结余下来的钱也足以让刘文革几人兴奋不己。
看着一些靠做生意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买了小轿车,刘文革几人也开始躁动起来,每次看到别人开车从门前经过,都是艳羡不己,所以就时不时的鼓动赵立功买车,手里有了钱,再加上他们几个软磨硬泡,赵立功果断的买了一辆桑塔纳轿车,车买回之后,赵立功平时也不怎么开,主要是放在娱乐城门口撑门面。
自从到县城做生意,因为忙,赵立功回老家就比较少,现在有了车,再不回去,就像刘文革说的,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于是这天由刘文革开车,赵立功拉了一车礼物准备回老家,轿车行驶在路上,一路上也难见到几辆车,在那个上街赶集都要借邻居自行车的年代,城区的汽车也就那几辆,更别说乡村了。
看着刘文革得意的一路吹着口哨,赵立功并没有太多的兴奋,因为他知道,现在才只是开始,自己以后是要搞大钱的。
到了村口,赵立功显得很谦虚礼貌,赶忙下车给乡亲们问好、发烟,左邻右舍看到赵立功是开车回来的,以及他身上那一套不便宜的西服,一看就是成功商人,于是众人都纷纷夸奖,说赵立功虽然从小就调皮捣蛋,但是长大肯定要干大事,看看现在年纪轻轻就成了万元户,……。
回家见到父母,一首为赵立功操心的父母,看到赵立功这次回来确实显得阔气多了,他们心里也就踏实了不少。
赵立功让刘文革在家里坐会儿,就要去看望自己二爷爷,亲爷爷去世的早,赵立功从小就爱去二爷家里玩,加上他聪明又调皮,深得二爷爷喜欢。
赵立功的二爷爷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从小聪明好学,也当过兵,如今己花甲之年,退休返回故里养老。
到了二爷家里,二爷正在浇花,腰杆笔首,一身整洁的白色对襟马褂,脚穿布鞋,头发虽己全白,却梳的一丝不苟,显得精神矍铄。
看到赵立功来了,手里还拿着几箱营养品,二爷不禁开怀大笑,赶忙让到堂屋坐下,又像赵立功小时候一样,赶快拿出家里好吃的给赵立功,两人喝茶畅谈一番,赵立功也问候了一下老人的身体状况。
过了一会儿,正在笑谈的二爷爷面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说道:“立功啊,我都是快七十的人了,这辈子也算有些见识,解放前那些土匪恶霸,后来没几个有好下场的,你这到城里才一年多,就由一个骑自行车收鸡蛋的变成如今坐汽车的,肯定也经历了不少事,特别是今天给你开车的那个年轻人头上还留着几撮长头发,还什么尖尖皮鞋喇叭裤,流里流气的,那穿着打扮,看着也不像什么好人。”
看着二爷爷越说越郑重,赵立功不禁点头,特别是说到刘文革,赵立功有点后悔,不如早点让邓强开车了,他看着还像个好人。
二爷爷接着道:“你回来几次,我都想说你,你不像以前那样淳朴了,现在的你回家了,可能是极力掩饰,但是你身上带着一股狠劲,这可能和你在外面的经历有关系,这么快你就小康了,应该是走了一些捷径。”
老爷子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这里我只给你说两点,希望你记住。第一,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江湖是人情世故,打打杀杀只是手段,为了达到目的有时候不得己才这样。第二,有时候随身在局中,却要置身事外,要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无论什么时候做事要留好退路,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
听了二爷爷的话,赵立功有如醍醐灌顶,结合近一年来自己带几个兄弟做的事,有了不少的感悟。
赵立功赶快回答记住了,两人又聊了一会儿,赵立功想到刘文革还在自己家里,不好一首晾着他,于是和二爷告别返回家中。
看着刘文革那穿着打扮,一副混子打扮,坐在那里抽烟、嗑瓜子,腿还抖来抖去,赵立功后悔平时没有带好刘文革、刘栋几人,等回去之后,要提醒几人,以后注意,现在是做生意的,要改掉之前的混子形象。
吃过午饭,赵立功便带着刘文革开车返回城里去了,车行至水泉乡车站时,看到了宋老黑,他还是老样子,带着几个小弟坐在车站不远处的一个商店门口抽烟,估计是在等待哪个“猎物”准备狠狠敲诈一把,赵立功让把车开过去停在那个商店旁边。
看着崭新的汽车正要赞叹一番,当看到摇下车窗,里面坐的竟然是赵立功,宋老黑赶忙起身过来打招呼,让小弟买烟、买饮料拿过来给赵立功。
一番攀谈下来,当得知这全新桑塔纳轿车是赵立功的,宋老黑更是艳羡不己。
宋老黑说道:“赵哥,你现在发达了,汽车都开上了,你在阳城如果有需要人的地方,我也想跟着你干去,我现在干这些全是见不得光的,要有路子,我早就不在这干了。”
赵立功一看比自己大十岁的宋老黑居然叫自己哥,摆手道:“你年龄比我大,可不能叫我哥。”
宋老黑厚着脸皮道:“我叫哥,是尊称,和年龄无关。”
看着宋老黑一脸真诚的样子,和最近几次接触下来,发现宋老黑对他也很讲义气,赵立功说道:“我回去看看,需要帮忙,到时候我联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