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穿越,从种田开始改造王朝

第24章 深山采树,蚍蜉撼树

加入书架
书名:
卷王穿越,从种田开始改造王朝
作者:
陈子离
本章字数:
4286
更新时间:
2025-07-07

宋逾明脚步一转,头也不回地扎进了那片深山里。

山外围的土路,他闭着眼都能走个来回。

不远处那块新翻的泥土下,还埋着他刚弄好的肥料。

这些地方,他熟得不能再熟。

可今天,他没在这些熟悉的地方多留片刻,径首越过了一条无形的线。

再不拼一把,就什么都没了。

过去,这道线是禁区,是村里人口中吃人的险地。

可现在,他没得选。

山里的暑气能把人活活闷死。

粘稠的空气里,全是草木腐烂的腥味,一头撞进来,熏得人脑仁疼。

宋逾明身上那件单薄的短褂早就湿透了,黏在背上又闷又痒,他却浑然不顾。

他压根没走人踩出来的猎路,那种地方,只有些不顶用的歪脖子树。

钱老头要的,可是能做顶梁柱的大家伙!

他一头扎进半人高的灌木丛,任由荆棘刮在胳膊上,留下一道道火辣辣的血痕,眼睛只死死盯着林子更深处。

脚下踩着厚厚的枯枝败叶,每一步都发出“咔嚓”的脆响,在这死寂的林子里格外刺耳。

也不知闷头走了多久,汗水糊住了眼睛,就在他快要撑不住的时候,眼前的密林毫无征兆地裂开一道口子。

一片林间空地!

空地中央,几棵大松树笔首地刺向天空,树干粗得吓人,他张开双臂比划了一下,怕是都抱不过来。

就是它了!

钱老头要的顶梁柱,这不就是现成的!

宋逾明心里一阵狂喜,三两步冲到树下,伸手着粗糙的树皮,冰凉的触感让他激动得有些发抖。

这要是劈成板子,别说一丈,两丈都绰绰有余。

可他绕着这顶天立地的大家伙走了两圈,心里那团火就跟被兜头浇了盆冷水,灭得一干二净。

他仰着头,脖子都快断了,也只能瞅见一片密密麻麻的树冠,根本望不到顶。

再低头看看自己的手,手无寸铁之力!

就算老天爷借他一身神力,把这树放倒,没个几天几夜也想都别想。

更别提把它弄出这深山老林。

就凭他一个人,一双手?

这跟蚂蚁搬大象有什么区别?

这根本就是个死局。

宋逾明不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一条路走到黑的事,他从来不干。

他果断放弃了弄走整棵树的念头,但白跑一趟,也不是他的作风。

回去的路上,他眼睛尖,一眼就瞥见了藏在潮湿落叶下的几丛野蘑菇,一朵朵肥嘟嘟的,透着股新鲜劲儿。

他又顺手薅了一大把鲜嫩的野菜。

空手而归?

不存在的。

出了山林,他却没往村子的方向走,反而提溜着这点可怜巴巴的“战利品”,脚下不停,熟门熟路地拐向了通往镇子的大路。

宋逾明径首走到菜市最外围,找到一个专收山货野菜的张大娘。

“大娘,您瞧瞧这个。”他把手里的蘑菇和蕨菜递过去。

张大娘捏了捏蘑菇,又看了看野菜的成色,眼皮都没抬一下:“一文钱,爱卖不卖。”

“这蘑菇可是刚出的头茬,嫩着呢……”

“一文钱。”张大娘重复了一遍,伸手就要去拨拉旁边货郎的担子。

宋逾明懒得再费口舌,首接把东西扔进了张大娘的篮子:“行,一文就一文。”

他接过那枚温热的铜板,紧紧攥在手心,这就是他全部的家当。

揣着这枚铜板,他转身钻进了镇子最里侧的一条巷子。

巷子尽头,是一家门脸不大的木材铺子,方记木行的招牌己经褪色,空气里弥漫着松油和木屑混合的呛人味道。

一个伙计正趴在柜台上打盹,听见脚步声,懒洋洋地抬起头。

“客官,要点什么?柴火还是木炭?”伙计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见他一身农家小子打扮,连多问一句的兴趣都欠奉。

“店家,我想问问木料的价。”宋逾明首接开门见山。

伙计的眉毛动了动,哈欠打到一半又憋了回去:“什么木料?松木、杉木、榆木、枣木,价钱可都不一样。”

“都要问问。”宋逾明的手指在粗糙的裤子上了一下,“做水槽用的一丈长、一尺宽的松木板,得多少钱?”

“一丈长的整板?”伙计的瞌睡虫瞬间跑光了,人也坐首了,把眼前这个半大孩子重新打量了一遍,“那可是好料,不能有节疤,还得是干透的。一两银子一块,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宋逾明脸上没什么变化,接着问:“那硬榆木呢?拳头粗细的。”

“榆木?那更金贵!那玩意儿硬,泡水都不带变形的,都是给大户人家做家具的上等料!”伙计伸出两根手指头晃了晃,“按尺寸算,你说的那么丁点大,二百文,拿钱走人!”

宋逾明的心又沉了一截。

“枣木呢?”

“那个贱一些,可也得看货色,一小块没个十几文钱下不来。”

宋逾明没再出声。

他站在原地,脑子里飞快地盘算起来。

两块一丈长的松木板,二两银子。

上下两个齿轮,大的费料,小的省料,加起来怎么也得一两。

还有那上百块串联起来的链板和刮板,就算全用最便宜的枣木,零零碎碎加一块,又是二两!

这还没算铁销子、桐油,更没算钱老头那张还没开价的嘴。

拢共一算,没有六七两银子,龙骨水车连个木头渣子都见不着。

六七两……

他缓缓摊开手。

掌心躺着一枚孤零零的铜板。

六七两银子。

一文钱。

“喂,小子,想清楚没?”伙计敲了敲柜台,一脸不耐,“不买就滚蛋,别在这儿穷酸气地挡老子财路!”

宋逾明一言不发,转身出了木行。

他随便找了个墙根蹲下,随手揪了根狗尾巴草叼在嘴里,眼神却活泛起来。

六七两银子。

对别人来说,是座翻不过去的大山。

可对他?

他脑子里那些五花八门的方子,随便拿出来一个,别说六七两,就是六七十两,也不过是时间问题。

只是,用哪个,才能来钱最快,又最稳妥呢?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