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海鹰号"到达钓点时,太阳己经高高挂起,无情地炙烤着甲板。叶知秋的T恤后背湿了一大片,汗水不断从额头滑落。
"下竿!"林大伟一声令下,西根钓竿同时将饵料抛向不同方向。
叶知秋按照铁甲的指示,将挂着小鱿鱼的钓钩抛向西北方。饵料入水后,他让铁甲激活水下视觉,观察着鱼群反应。
前半小时毫无收获。海面像一面晃动的镜子,反射着刺眼的阳光。就在叶知秋开始焦躁时,铁甲突然提醒:"注意!十点钟方向出现鱼群,特征符合金枪鱼!"
叶知秋立刻调整抛竿方向。通过铁甲的视觉,他看到了一群流线型的银色大鱼正快速游过,它们的尾鳍呈现出独特的亮黄色。
"林船长!那边可能有金枪鱼!"叶知秋指向鱼群方向。
林大伟眯起眼睛望向海面:"你怎么知道?"
"看到水花有点特别..."叶知秋含糊地回答。
令叶知秋意外的是,林大伟没有追问,而是立刻调整船位:"好,大家集中往那个方向抛竿!"
重新抛竿后不到五分钟,叶知秋的竿尖猛地弯了下去!一股前所未有的巨力从鱼线传来,差点将钓竿从他手中扯走。
"中鱼了!"叶知秋大喊,迅速系上安全带。
"稳住!可能是金枪鱼!"林大伟跑到他身边,"别急着收线,先让它跑!"
这条鱼的力量之大超乎想象。鱼线以惊人的速度被拉出,绕线轮发出尖锐的"吱吱"声。叶知秋双手紧握钓竿,手臂肌肉绷紧到极限。汗水流进眼睛,刺痛让他几乎睁不开眼,但他不敢松手去擦。
"调整拖力!别让线断!"林大伟在一旁指导。
叶知秋拇指轻按绕线轮,调整拖力。鱼线停止飞速放出,但竿尖依然弯得吓人。这场搏斗持续了近西十分钟,期间叶知秋几次险些被拉倒,全靠安全带固定。
终于,一条银光闪闪的大鱼浮出水面,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般的光泽。它流线型的身体上,明亮的黄色尾鳍格外醒目。
"黄鳍金枪鱼!好家伙!"林大伟用搭钩协助将鱼捞上船,"至少五十斤!"
甲板上顿时一片欢呼。这条金枪鱼在船板上扑腾,强健的肌肉显示出它非凡的力量。林大伟迅速用专门的尖刀刺入鱼脑,结束了它的痛苦。
"得立刻处理,这种鱼体温高,容易变质。"林大伟动作麻利地开始放血和去内脏,"小叶,去冷藏舱拿最后的冰块来!"
当叶知秋抱着最后两袋冰块回来时,看到林大伟正用海水冲洗鱼体。"这种鱼要先用海水降温,再冰镇,否则肉质会变酸。"他解释道,同时将鱼放入铺满冰块的专用箱子。
就在这时,阿泰和王立也各钓到了一条较小的黄鳍金枪鱼。甲板上顿时忙碌起来,众人分工合作,处理这些珍贵的渔获。
"铁甲,冷藏舱还能撑多久?"叶知秋一边帮忙一边低声问。
"现有冰块预计只能维持4小时42分钟。"铁甲回答,"但黄鳍金枪鱼在高温环境下鲜度下降极快,建议尽快返航。"
傍晚时分,林大伟宣布收竿返航。"海鹰号"调转船头,向西北方向的三亚港驶去。叶知秋靠在船舷边,看着渐渐远去的钓点,心中充满不舍。
"怎么?还没过瘾?"林大伟走过来,递给他一瓶冰镇矿泉水。
叶知秋接过水,一口气喝了半瓶:"太刺激了,尤其是那条金枪鱼..."
"你确实有天赋。"林大伟望着海面,"发现鱼群的位置,搏鱼的技巧...不像是新手。"他意味深长地看了叶知秋一眼,"老陈说得没错。"
叶知秋心头一跳,但林大伟没再追问,而是换了个话题:"下个月我计划去中沙群岛,那里有更大的鱼,想不想来?"
"当然!"叶知秋毫不犹豫地回答。
"那就这么说定了。"林大伟拍拍他的肩膀,"不过得提前准备,那种远海航行可不比这次,至少要在海上待一周。"
返航途中,叶知秋帮着整理装备和清洁甲板。虽然身体疲惫,但内心充满成就感。这次远海之旅不仅让他钓到了梦寐以求的大鱼,更让他真正体验了专业渔民的生活。
夜幕降临,"海鹰号"划破平静的海面,船尾拖出一道白色的浪痕。三亚港的轮廓己经隐约可见,航程只剩下不到两小时。林大伟在驾驶室轻松地哼着小调,偶尔调整一下航向。甲板上,阿泰和小斌正忙着整理和清洁装备,为靠岸做准备。
叶知秋靠在船尾栏杆上,手里把玩着一个红头白身的米诺路亚。三天的海上生活让他皮肤晒得发红,手臂也比出发时结实了不少。他望着船尾翻滚的浪花,突然灵机一动。
"铁甲,鱼会不会追逐船只的尾流?"他低声问道。
"根据海洋生物行为学数据,部分掠食性鱼类确有追逐船只尾流的习性。"铁甲回答,"尾流会产生湍流和气泡,模拟小鱼群逃窜的效果,吸引大型掠食者。"
叶知秋眼睛一亮,迅速将路亚挂在钓线上,然后悄悄将饵抛入船尾的浪花中。他让钓线保持约二十米的长度,路亚在尾流中起伏跳动,像一条惊慌逃窜的小鱼。
"干什么呢?"王立走过来,好奇地问。
叶知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试试运气。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王立会意地笑了笑,也拿出自己的钓具加入。两人像做坏事的孩子一样,时不时偷瞄一眼驾驶室,生怕林大伟发现他们"不务正业"。
前半小时毫无动静。叶知秋的手臂开始发酸,但他坚持着保持路亚在最佳位置。突然,钓线猛地一紧,一股强大的拉力差点将钓竿从他手中扯走!
"中鱼了!"叶知秋大喊,同时绷紧钓线。
这条鱼的力量出人意料。它没有像深海鱼那样下潜,而是疯狂地左右冲刺,试图摆脱鱼钩。钓线在水面上划出锐利的之字形,溅起一串串水花。
"怎么回事?"林大伟从驾驶室探出头,随即明白了情况,"好小子,返航都不忘钓鱼!"
他减速并将船只转向顺风方向,为叶知秋创造更好的搏鱼条件。阿泰和小斌也围了过来,为叶知秋加油打气。
"什么鱼?"小斌兴奋地问。
"不知道,但力气很大!"叶知秋咬牙回答,双手紧握钓竿。他的动作比三天前熟练多了,知道如何利用身体重量与鱼周旋。
"可能是海狼鱼,"林大伟观察着鱼线的走向,"那家伙牙齿锋利,小心别被它咬断线!"
叶知秋调整拖力,开始稳步收线。通过铁甲的视觉辅助,他看到一条长约八十厘米的银灰色大鱼正在愤怒地甩头。它有着梭子般的流线型身体和一张布满尖牙的大嘴,正是凶猛的海狼鱼。
"看到了,是海狼!"叶知秋喊道,"好大一条!"
"漂亮!这种鱼做刺身一流!"林大伟拿来搭钩,"慢慢来,别急!"
经过约十五分钟的搏斗,那条精疲力竭的海狼鱼终于浮出水面。在阳光下,它银灰色的身体闪烁着金属光泽,凶狠的眼睛依然不甘地瞪着。林大伟用搭钩精准地钩住鱼鳃,将其捞上船。
"至少十斤重!"林大伟掂了掂分量,"你小子运气真好,返航都能捡到宝。"
海狼鱼在甲板上扑腾,锋利的牙齿"咔咔"作响。阿泰迅速用木棍敲击其头部,结束了它的挣扎。叶知秋蹲下身,小心地避开利齿,观察这条长相凶猛的鱼类。它的身体像一把打磨过的利剑,完美适应高速游动和突然袭击。
"这种鱼喜欢追逐小鱼群,"林大伟解释道,"船尾的浪花模拟了小鱼逃窜的效果,正好吸引它。"他拍拍叶知秋的肩膀,"聪明的主意。"
王立羡慕地看着这条大海狼:"我也要试试!"他跑回船尾抛出路亚。
受此启发,阿泰和小斌也加入了船尾钓鱼的行列。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他们又钓到了几条较小的海狼鱼和一条漂亮的牛港鲹。这意外的收获让船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好了,收竿吧,快进港了。"当三亚港的码头清晰可见时,林大伟下令道,"把鱼获整理一下,准备靠岸。"
叶知秋帮着将新鲜钓获的鱼放入最后的冰块中。虽然疲惫,但他的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这三天的远海之旅不仅让他钓到了梦寐以求的大鱼,更让他体验了真正的渔民生活——艰辛与惊喜并存,每一刻都充满未知的可能。
"海鹰号"缓缓驶入港口,停靠在专用泊位。码头上,几个鱼贩子己经等在那里,显然是林大伟提前联系好的。
"小叶,把你的金枪鱼和海狼鱼单独拿出来。"林大伟说,"我认识几个高级餐厅的采购,能给你卖个好价钱。"
渔获交易进行得热火朝天。叶知秋的那条黄鳍金枪鱼最终以六千元的价格被一家日料店买走,海狼鱼也卖出了不错的价格。加上之前钓到的其他鱼的分成,这趟出海他净赚了近万元。
"怎么样,远海钓鱼过瘾吗?"交易结束后,林大伟问。
叶知秋点点头,言语无法表达他的感受。他的手臂酸痛不己,皮肤被晒得发痛,但这些不适都被满满的成就感所淹没。
告别林大伟,叶知秋背着轻了许多的装备包走向码头出口。腰包里的铁甲轻微震动:"根据本次航行数据,建议升级以下装备:重型拖钓竿、20000型绕线轮、钢丝前导..."
"知道了,回去就准备。"叶知秋轻声回答。他摸出手机,拨通了老陈的电话:"陈叔,我回来了。您猜我钓到了什么?..."
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但叶知秋的脚步却轻快有力。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前方还有更广阔的海域、更大的鱼类、更刺激的冒险在等着他。而此刻,他只想赶快见到老陈,分享这三天的故事,然后好好睡上一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