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倩把最新一轮用户数据调出来时,窗外的阳光正斜斜地照进办公室。她看了眼屏幕上的曲线图,嘴角不自觉地扬起。
“爆款课程上线不到西十八小时,销量己经突破五万份。”她把平板推到辣千秋面前,“而且复购率比预期高出百分之十五。”
辣千秋没有立刻回应,只是盯着屏幕看了几秒,然后拿起手机拨通了赵志远的号码:“广告投放节奏加快,重点放在短视频平台和教育类公众号。”
挂掉电话后,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穿梭的车辆和行人,语气平静:“这次必须趁热打铁。”
---
爆款课程是平台自主研发的第一门核心课程——《中学生数学思维训练》。由李教授亲自牵头组建教研团队,结合全国多个省市的中考真题与教学难点,提炼出一套系统化的解题方法论。课程采用模块化设计,配合动态演示、错题追踪和实时答疑功能,上线后迅速引发家长和学生的关注。
平台内部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项目组,林倩担任负责人,赵志远负责市场推广,技术团队则在后台优化推荐算法,确保课程能精准触达目标人群。
第一波推广从社交媒体开始。他们找了几位有影响力的教育博主合作,提前放出试听片段,并设置限时优惠券。短短一天内,相关话题在微博和抖音上累计曝光超过两百万次。
紧接着,平台又推出“学习打卡挑战”活动,鼓励用户上传学习笔记和心得,参与互动的用户有机会获得定制学习礼包。这一策略不仅提升了用户粘性,也进一步扩大了课程影响力。
“我们得准备第二轮内容输出。”赵志远在会议上提出,“如果热度持续,后续可以考虑开发姊妹课程,比如物理思维训练或者英语阅读提升。”
林倩点头:“我己经让教研组开始筹备,但新课程的开发周期至少要两个月。”
“那就先稳住这门课。”辣千秋翻看用户反馈报告,“重点关注负面评价,尤其是那些反映课程深度不足的留言。”
林倩翻开一份调查问卷结果:“部分用户希望增加一对一辅导环节,还有人建议加入模拟考试系统。”
“这些都可以做。”辣千秋合上文件,“但我们得先证明,这门课真的有效。”
---
为了增强课程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平台决定举办一场线上发布会。邀请了几位教育专家进行点评,同时安排几位真实用户分享学习体验。
发布会当天,首播间人数迅速突破十万。一位初中家长讲述了孩子使用课程后的变化:“以前数学只能考六七十分,现在稳定在九十分以上,老师都说他思路变清晰了。”
另一位学生则展示了自己整理的学习笔记,密密麻麻的批注和图表让人印象深刻。
专家点评环节,李教授作为主讲嘉宾之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了课程的教学逻辑,并肯定了其在思维训练方面的创新之处。
首播结束后,平台的客服系统瞬间涌入大量咨询信息,订单量再次激增。技术团队紧急扩容服务器,避免因访问量过大导致系统崩溃。
“这下是真的火了。”赵志远一边刷新后台数据,一边感叹,“广告商己经开始排队预约下一季度的投放资源。”
“不是火的问题。”林倩翻看社交平台的评论,“而是形成了口碑效应。很多用户自发转发推荐,甚至有人开始主动对比其他平台课程。”
辣千秋听完汇报,沉思片刻后说:“接下来的重点,是把流量转化为长期用户。”
---
随着课程热度上升,平台也开始吸引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入驻。几家原本持观望态度的教育机构主动联系合作事宜,希望能借助平台的流量优势推广自己的课程。
“他们的课程质量不错,但缺乏运营经验。”林倩拿着几份合作协议草案,“如果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和流量扶持,他们愿意开放部分独家内容。”
“可以谈。”辣千秋点头,“但必须明确审核机制,不能因为扩张而放松内容标准。”
与此同时,平台还启动了“创作者计划”,面向全国招募优秀教师和教育内容创作者。只要通过审核并完成课程制作,就能获得专属推广资源和分成激励。
这个计划一经推出,就吸引了数百位教师报名。有些是学校在职老师,有些是独立教育博主,还有些是退休老教师,带着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重新投入课堂。
“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卖课。”辣千秋在一次内部培训会上说道,“而是构建一个真正有价值的教育生态。”
---
爆款课程的成功,也让平台在资本市场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几家风投机构主动接洽,表达了投资意向。
“我们现在不需要融资。”辣千秋在董事会上明确表态,“但可以考虑战略合作。”
林倩理解他的意思:“你是想引入一些有资源的战略投资者?”
“没错。”辣千秋看向投影幕布上的增长曲线,“我们需要的是能帮我们拓展渠道、整合资源的伙伴,而不是只盯着回报率的财务投资人。”
赵志远补充道:“己经有两家教育科技公司表达过类似意愿,我们可以优先考虑。”
会议结束后,辣千秋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查看最新的用户画像。数据显示,课程的主要受众集中在十三至十八岁之间的学生群体,其中大部分来自二三线城市。
“这些地方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他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下沉市场、本地化内容、社区化运营。”
林倩走进来,看到他在写东西,便问:“有什么想法?”
“我想去趟长沙。”辣千秋抬头,“那边有个教育论坛,正好可以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合作伙伴。”
“需要我跟你一起去吗?”
“你留在总部处理合作洽谈。”辣千秋合上笔记本,“我去见几个人。”
---
临走前一晚,他在办公室待到很晚。整理完所有资料后,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城市的灯光,脑海中浮现出几年前刚创业时的画面。
那时他还在为一笔贷款发愁,如今却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
“这才刚开始。”他轻声自语。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林倩发来的消息:“明天早班机,记得带伞,长沙今天预报有雨。”
他笑了笑,把手机放回口袋,关灯离开办公室。
走廊尽头,电梯缓缓下降,映出他略显疲惫却坚定的身影。
门开的一瞬,夜风吹进来,卷起一角衣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