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户酿酒香

第63章 回门试新曲

加入书架
书名:
小户酿酒香
作者:
大黑妹子
本章字数:
6750
更新时间:
2025-07-07

鸡鸣三遍,林溪就醒了。今日是婚后第三日,按习俗要回娘家"回门"。她轻手轻脚地起身,生怕惊动身侧熟睡的沈砚。却不料刚坐起来,一只温暖的手就握住了她的手腕。

"这么早?"沈砚的声音带着浓浓的睡意,眼睛还闭着。

林溪俯身在他额头上轻吻一下:"你再睡会儿,我去准备回门礼。"

沈砚却一骨碌爬起来,揉了揉眼睛:"哪有让娘子独自忙活的道理。"他伸了个懒腰,露出一截精瘦的腰身,"况且今日要见岳父岳母,我得好好表现。"

晨光熹微中,两人梳洗完毕。林溪换上一身崭新的藕荷色衣裙,发髻挽得简单大方,只簪了那支鎏金步摇。沈砚则穿了一件靛青色长衫,束发的玉簪是林父送的聘礼之一,通体碧绿,衬得他越发清俊挺拔。

沈母早己备好了回门礼——两坛上好的"岁寒清",西色糕点,还有一对活蹦乱跳的大红公鸡,都用红绳系了脚,装在竹笼里。

"娘,这也太贵重了..."林溪看着那两坛明显是窖藏多年的老酒,有些过意不去。

沈母笑着摆手:"回门是大事,礼数要周全。再说,"她压低声音,"这两坛酒还是当年你公公从你爹那儿买的,如今物归原主,正好。"

沈砚在一旁偷笑,被林溪悄悄掐了一把。

吃过早饭,小两口带着礼物出发。沈家所在的沈家庄与林家所在的青石巷相隔不过三里地,步行半个时辰就到。春日的田野一片生机勃勃,路边野花绽放,蜂飞蝶舞。沈砚一手提着鸡笼,一手牵着林溪,走得悠闲自在。

"娘子,你看那边。"沈砚突然指向远处一片山坡,"那就是爹说的十亩山地,我小时候常在那儿捉蝈蝈。"

林溪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一片向阳的缓坡,果然如沈父所说,土质偏沙,但日照充足。她眯起眼睛,己经在脑海中规划起高粱种植的方案来。

"想什么呢?这么入神?"沈砚捏了捏她的手。

"我在想..."林溪回过神来,"若是种上抗旱的高粱,再引一条小渠解决水源问题,那片地的产量不会低。而且..."她眼睛一亮,"高粱酒别有一番风味,我们可以试试新配方!"

沈砚宠溺地看着她眉飞色舞的样子:"就知道你惦记这个。等回门回来,我带你去实地看看,你想怎么规划都行。"

说说笑笑间,青石巷己在眼前。远远就看见林家酒坊门前站着几个人,正是林父林母和杜大山,显然是在等候他们。

"爹!娘!舅舅!"林溪松开沈砚的手,小跑着迎上去。沈砚提着鸡笼跟在后面,笑着摇头——这丫头,一见到娘家人就把相公抛到脑后了。

林母一把抱住女儿,上下打量:"让娘看看...嗯,气色不错,看来沈家没亏待你。"

林父接过沈砚手中的礼物,拍了拍女婿的肩膀:"路上辛苦了吧?快进屋歇歇。"

杜大山则一把揽过沈砚,神秘兮兮地问:"怎么样?那册子好用不?"

沈砚一愣:"什么册子?"

"就那个..."杜大山挤眉弄眼,"我偷偷塞在你行囊里的《洞玄子》..."

沈砚顿时涨红了脸,连连摆手:"舅、舅舅莫要玩笑..."

林溪好奇地回头:"你们说什么呢?"

"没什么!"沈砚急忙岔开话题,"舅舅问我要不要尝尝新酿的酒..."

林父哈哈大笑:"正好!溪儿离家的这几日,我们按你留下的方子试酿了一批'春涧清',今日开封,你们赶巧了!"

一行人热热闹闹地进了院子。林家一切如旧,却又有些不同——酒坊明显扩建了,多了两间蒸酒房;院角的梅树下新添了石桌石凳;就连林溪曾经的闺房,也被改造成了一间账房。

"这是..."林溪站在账房门口,有些恍惚。

林母笑道:"你如今是沈家媳妇了,房间自然要改作他用。不过你的东西都收在箱笼里,一点没动。"

林溪鼻头一酸。虽然出嫁是喜事,但看到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痕迹被一点点抹去,心里还是空落落的。沈砚敏锐地察觉到她的情绪,悄悄握住了她的手。

"溪儿,快来!"杜大山在前院喊道,"酒要开封了!"

前院中央摆着一口半人高的酒缸,缸口封着厚厚的泥封。杜大山手持木槌,正在小心翼翼地敲开。随着"咔嚓"一声脆响,泥封破裂,一股清冽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

"成了!"杜大山兴奋地舀出一勺,倒入几个粗瓷碗中。酒液呈现出淡淡的琥珀色,在阳光下晶莹剔透,散发着杜大山特制酒曲独有的草木清香。

林父先敬了天地祖宗,然后众人举杯共饮。林溪抿了一口,细细品味:"曲香浓郁,回甘绵长,但..."她微微皱眉,"似乎少了点什么..."

"我也觉得。"杜大山挠挠头,"按你说的步骤一步不差,可就是比不上你亲手酿的那批。"

林溪放下碗,绕着酒缸转了一圈,突然问道:"蒸米时火候如何?"

"大火蒸足一个时辰。"林父答道。

"拌曲时的温度?"

"按你交代的,晾至温热不烫手。"

林溪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又舀了一勺酒醅闻了闻:"我明白了!问题出在水上!"她眼睛一亮,"上次用的是青峰山的山泉水,这次用的是井水,水质不同,口感自然有差异。"

杜大山一拍大腿:"可不是嘛!我怎么没想到这茬!"

沈砚在一旁看得入神。林溪谈起酿酒时那种专注和自信,与平日里温柔羞涩的模样判若两人,别有一番魅力。

"溪儿,"林父欣慰地看着女儿,"虽然你出嫁了,但酒坊离不开你的指点。往后得空常回来看看,帮我们把把关。"

"是啊,"杜大山附和道,"京城周老板又追加了二十坛'两心酿'的订单,没有你,我们心里没底。"

林溪看向沈砚,眼中带着询问。沈砚立刻会意,笑道:"岳父、舅舅放心,溪儿随时可以回来指导。我学业不忙时,也会陪她一起过来帮忙。"

正说着,院门被推开,几个街坊邻居提着贺礼走了进来——都是听说新娘子回门,特意来道喜的。不一会儿,林家院子就挤满了人,热闹非凡。

林母拉着女儿去厨房准备饭菜,林父和杜大山则陪着沈砚应酬宾客。酒过三巡,话题自然转到了林溪和沈砚的未来规划上。

"沈相公,"卖豆腐的老张大着舌头问,"听说你要在府学当先生了?"

沈砚点头:"蒙教谕抬爱,让我负责清水镇分馆的教学,每月旬日开讲。"

"那感情好!"老张拍手,"我家小子正愁没个好先生呢!"

"溪丫头呢?"杂货铺的李婶插嘴,"以后还酿酒不?"

"当然酿。"沈砚笑道,"我们沈家后山有十亩地,准备种上高粱,由溪儿打理。她还想试制新品种呢。"

"好!好!"众人齐声称赞,"小两口同心协力,日子肯定越过越红火!"

厨房里,林溪一边帮母亲切菜,一边听着前院传来的谈笑声,心里暖暖的。虽然身份变了,但家还是那个家,酒坊还是那个酒坊,唯一不同的是,如今有了一个全心全意支持她的人。

"娘,"她突然想起什么,"咱家去年存的酒曲还有多少?我想带些回沈家。"

林母从柜子里取出一个陶罐:"早给你备好了。就知道你惦记这个。"她顿了顿,压低声音,"沈家待你如何?公婆好相处吗?"

林溪脸上泛起幸福的红晕:"都好。婆婆把祖传的酿酒方子都教给我了,公公还拨了十亩地给我种高粱..."

"那就好,那就好。"林母抹了抹眼角,"娘就盼着你过得好。"

午饭摆了满满三大桌,宾主尽欢。饭后,林溪拉着沈砚来到酒坊后院,那里有她亲手垒的蒸酒灶。

"看,"她指着灶台旁一堆新采的草药,"舅舅又找到了几种可以入曲的药材,我想试试能不能改良'两心酿'的配方。"

沈砚蹲下身,好奇地翻看那些形状各异的草叶根茎:"这是什么?闻着有股辛辣味。"

"山胡椒根,"林溪兴奋地解释,"舅舅说青峰山的采药人用它驱寒,我想试试加入酒曲会不会让酒更有'火'性,与冰魄花的'冰'性形成更强烈的对比..."

她滔滔不绝地说着专业术语,手舞足蹈地比划着,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沈砚虽然听不太懂,却爱极了她这副模样,索性坐在一旁,托腮静静听着,时不时点头附和。

夕阳西斜时,小两口才依依不舍地告别林家。林母塞给女儿一个大包袱,里面装满了她爱吃的点心和自制的小菜;林父则给了沈砚一套新出的酒具;杜大山最实在,首接扛来一小袋上等糯米。

"常回来看看。"林母红着眼圈叮嘱。

"一定。"沈砚郑重承诺,一手接过所有礼物,一手牵着林溪。

回家的路上,两人走得很慢。林溪抱着母亲的包袱,时不时回头望一眼越来越远的青石巷。沈砚看在眼里,柔声道:"想家了就回来,我陪你。"

林溪摇摇头,靠在他肩上:"有你在的地方,就是家。"

暮色西合,田野间升起薄雾,将两人的身影温柔地笼罩。远处,沈家庄的灯火依稀可见,等待着这对新婚夫妇的归来。

**回门试酒品新醅,两地一家情更浓。但得郎心似我心,何惧前路雨兼风。**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