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守义很是兴奋。
“哎呀,大侄子,你真是我亲侄啊,叔的后半辈子就靠你了。”
“守义叔,我好心去给你牵线,你咋还讹上我了呢?还要让我给你养老?”
王书成开玩笑道。
知道他刚才的话不是这个意思。
马守义连连摆手。
“不不不,叔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这事要能成了,叔的后半辈子不就有着落了?可不就是靠你嘛。”
给王书成解释道。
王书成笑了。
“守义叔,这事成与不成,我还真帮不上多大忙,又不是我去相亲,后面的事得看你。”
马守义跟着笑了。
“那倒是,她有没有说,什么时候去见面?”
脸上满是期待,好似巴不得这会儿就过去看看。
“桂兰婶子没说,她让你来定时间,回头让我富贵叔去跟她说一声就行,我跟她说你工作很忙,上次不是不愿意见面,是当时忙工作呢,没听清。”
王书成说道。
马守义满脸的笑容。
“还得是你小子,这不光保了我的面子,还把我给抬高了呢,搞得我比厂长还忙,行行行,真不愧是你,这事给我办的没有再利索的了。”
对王书成这次的事,别提有多满意了。
“守义叔,这次给你争取到了机会,你可要好好把握,再有差错,我可无能为力了。”
王书成话里弦外音是,你老小子要真想让这事成,后面别再死要面子活受罪了。
该干嘛干嘛去。
马守义连连点头。
“嗯嗯嗯。”
这时,秀文过来了。
“书成,守义叔,那冰棍儿化的差不多了,都给孩子们吃了,想吃再去街上买,先吃个小香瓜吧。”
王书成刚从张大庄带回来的小香瓜。
秀文给洗了几个拿过来。
“不吃冰棍儿,我们又不是小孩子了,还是吃个香瓜得劲。”
马守义笑呵呵道。
接过一个瓜来,啃了一口。
“嗯,好吃,这我老表给拿的?”
问王书成道。
“对,拿的挺多的,还有别的东西,你回去的时候,看看有没有什么需要的,拿回去些。”
王书成说道。
“不用,我不怎么做饭,用不着啥,留着你们家吃吧。”
马守义吃着小香瓜道。
秀文把瓜送过来,就又回后院了。
等侄媳妇离开,马守义又悄咪咪问了王书成一句。
“书成,张大庄你那婶子,长的俊不俊?”
问完还有些不好意思。
王书成抿嘴笑了下。
“配你绰绰有余,到这个年龄了,找老伴儿那得是能过日子的,黄丽娟倒是长的俊,能领回去过日子嘛?”
“你这孩子,我就是问一句,瞧你有几句等着我。”
“活该,你不往正道上问,人家我婶子,问你的情况时,可一句没提长相的事,只问你脾气好不好,有没有酒瘾,是不是正混。”
“你都怎么说的?”
马守义期待地问道。
王书成轻笑一声。
“我跟她说,你性情暴躁,天天喝的烂醉,还跟一个叫黄丽娟的寡妇扯不清。”
“瞎胡扯啥?说正经的,你要这么跟她说,她能愿意跟我见面?”
马守义自是知道,他这话是胡吊扯。
“那你还问我,我当然是捡好的夸你了,说你勤俭持家,挣的钱都不舍得花,就留着过日子呢,工作还认真,有上进心,从不跟不三不西的人来往,交的朋友也都是正儿八经的。”
王书成说道。
马守义听得都不好意思了,挠了挠头。
“这把我夸成一朵花了,人家能信嘛?她不得说,这么好的男人,怎么能打光棍?”
有些不自信道。
“她信肯定不能全信,但对你印象挺好,就算你还有不足的地方,你现在改也来得及啊。”
王书成说道。
“大侄子说的对,我虽然没你夸的那么好,但可以多改进,后面我要再有不会修的电器,你教教我,我考虑了,咱说句不好听的话,我现在能混口饭吃,是我老表照顾,万一哪天纺织厂干不下去了,我就断了营生,有个技术在身,这辈子不愁没饭吃。”
马守义认真道。
王书成看着他,甚至露出些许欣慰。
“有这个觉悟,守义叔,你还能愁找不着老伴儿陪嘛。”
马守义笑了下。
“那就先这么说,我回去了。”
“晚上过来一起吃饭。”
“不了,我在食堂吃点得了,晚上我看会儿修理的书,我那办公室,可买了不少书,要不是你在那的时候,常翻着看,我那书跟新买来的没两样。”
马守义真起了上进心。
归根结底,还是生活有盼头了,对未来也多了期待和憧憬。
王书成也没再多留他,把他送到门口,目送着他离开。
“书成哥,今天还卖了一台电风扇,钱给我秀文嫂子了,账也记上了。”
小东他们三个溜达着过来,跟师父邀功了一句。
王书成面露赞赏之色。
“嗯,辛苦你们了。”
“不辛苦。”
三个小子心里同样开心。
毕竟他们跟着分红的,店里的生意越好,他们挣的也越多。
这不仅是师父和师娘的事业,也是他们共同的事业。
巴不得天天这么忙呢。
越忙越高兴。
“小东,你们可认识开出租的,我记得你们大院,有一个开出租的。”
王书成问道。
“认识,新民哥开出租,书成哥,你要用车嘛?”
小东问道。
“对,过两天你们再看下店,我跟你嫂子带着孩子,再回趟农村。”
王书成想着,去秀文娘家婶子家探亲的事。
“嗯嗯,你啥时候用车跟我们说一声就行,我们去跟新民哥说,都熟悉。”
“好的,到时候提前跟你们说。”
在这个年代,开出租车是一份非常吃香且体面的工作,人人羡慕。
要是车自己买的,收入非常可观。
在一些大城市,出租车旺季,月入甚至能过万。
哪怕是挂靠出租车公司,只出力,行情好的时候,一个月的净收入也能达到一千以上。
纺织厂大院的这个开出租的刘新民,车就是自家买的。
他年龄不大,二十多岁,双职工家庭。
家里就他一个儿子,上面三个姐姐。
爸妈都退休了, 领着退休工资呢。
老两口把多年的积蓄拿出来,又跟他几个姐姐借了些,再找亲戚朋友凑凑,弄了5万块钱,买了一辆波罗乃兹小汽车。
不过在梁阳城这小城市,可跟那些一线大城市比不了。
但还是要比厂里的职工,赚的多太多了,厂长也没他赚的多。
人家投资一辆汽车的钱呢。
而且小城有小城的优势,跑出租的少,竞争就小。
一个月能跑个两千多块钱。
逢年过节的,生意就会更忙一些。
两年多就能把车的本钱给跑回来。
这种家庭,就不愁娶媳妇,还得挑家庭好的,长得漂亮的娶。
刘新民就娶了他们老家村长的闺女,还是女方家里,找着他说的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