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基!美人江山我都要

第18章 论策!榻上对,定江东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刘基!美人江山我都要
作者:
奔雷山庄的红鼻怪
本章字数:
2442
更新时间:
2025-07-06

州牧府正厅,熏香袅袅。刘基高坐主位,刘晔陪坐下首。堂中,一人昂然而立,身长八尺,容貌魁奇,目光沉静如渊海,正是临淮鲁肃鲁子敬。

“子敬先生,远道而来,基不胜欣喜。”刘基态度谦和,“子扬多次盛赞先生大才,言先生有安邦定国之略。今江东初定,百废待兴,强敌环伺,基愚钝,敢问先生何以教我?”

鲁肃拱手还礼,不卑不亢:“明公过誉。肃,乡野村夫,蒙子扬兄不弃,荐于明公驾前。既蒙垂询,敢不尽言?”他目光扫过厅中悬挂的江东舆图,声音沉稳有力:

“肃观天下大势,汉室倾颓,群雄并起,此诚豪杰立业之秋也!明公起于曲阿,败孙策于城下,收丹北于掌中,根基初立,威震江东,此乃天授之机!”

他话锋一转,首指核心:“然,明公欲成王霸之业,需明三势:天时、地利、人和!” “如今天时,北方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雄踞河北,二虎相争,无暇南顾。荆州刘表,守成之犬。益州刘璋,暗弱之辈。此乃明公稳固江东,徐图发展之天时!”

“地利,明公拥丹阳膏腴之地,北据大江之险,南控山越之众。然,隐患亦存!袁术拥淮南,近在咫尺,贪暴无谋,却兵多将广,今受周瑜挑拨,视明公为眼中钉,其大将纪灵,恐不日将兵临丹北!此乃肘腋之患!孙策虽败,周瑜尚在,据丹南、吴郡部分地区,如毒蛇盘踞,伺机反噬!更有吴郡许贡、严白虎,会稽王朗,或为疥癣之疾,或为潜在之敌!此乃地利之优劣并存!”

“人和,”鲁肃目光炯炯看向刘基,“明公新得丹北,人心未附。降卒、新附豪强,如湖熟郑氏、秣陵朱氏,其心难测,需恩威并施,徐徐图之。内部,太史慈将军忠勇,然独木难支;刘晔兄精于内政,然百废待兴,压力如山;陆校尉血仇在身,需善加引导。此乃人和之挑战!”

刘基与刘晔听得连连点头,深以为然。

“故,肃以为,明公当前之策,首在‘固本’!”鲁肃手指舆图,“其一,内安丹阳!子扬兄当速整吏治,清丈田亩,轻徭薄赋,恢复生产,使民有所依,则根基稳!其二,整军经武!汰弱留强,严明军纪,操练不辍。太史将军坐镇丹北,当加固秣陵、湖熟、江乘诸城防,深沟高垒,以拒袁术!其三,结援远交!遣密使往许都,表奏朝廷,求扬州牧之正名!虽曹操未必真心承认,然可占大义名分!同时,可暗中联络荆州刘表,许以利益,共制袁术!”

“待根基稳固,兵精粮足,便可‘攘外’!”鲁肃眼中精光西射,“先南后北!南向,趁孙策重伤未愈,周瑜独木难支,以雷霆之势,扫平丹阳南部周瑜残部,驱逐孙氏势力!再图吴郡严白虎,会稽王朗,一统江东六郡!届时,手握江东之地,北凭大江天险,西联荆州刘表,进可问鼎中原,退可保境安民,此乃桓、文之业也!”

“好!好一个‘固本攘外’!好一个‘先南后北’!”刘基霍然起身,击掌赞叹,眼中满是激赏,“先生之言,如拨云见日!基茅塞顿开!得先生,如高祖得子房!恳请先生屈就军师中郎将,与子扬共掌军机,参赞谋划!望先生万勿推辞!”

鲁肃肃然躬身:“明公知遇之恩,肃敢不效死力!”

江东大业的蓝图,在鲁肃的“榻上对”中,豁然明朗。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