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直播:开局一碗热干面

第9章 酸梅汤3

加入书架
书名:
美食直播:开局一碗热干面
作者:
美味的家常菜
本章字数:
5070
更新时间:
2025-07-08

一碗见底,陈二狗感觉从喉咙到胃里再到西肢百骸,都浸润在一种难以言喻的舒爽清凉中,之前的燥热、火辣、疲惫被一扫而空,整个人像被重新注满了活力,眼神清亮,连汗都收干了。

他看向那位依旧慢悠悠摇着蒲扇,仿佛外界一切都与他无关的王大爷,眼神里充满了高山仰止般的敬佩和好奇。

“大爷,您老这汤…”

陈二狗凑近些,蹲在王大爷旁边的小马扎上,语气带着十二分的恭敬和讨教,

“神了!真神了!这得…熬了多少年日月精华啊?”他试图用夸张的修辞打开话题。

王大爷摇扇的手微微顿了一下,浑浊却清亮的眼珠缓缓转向陈二狗,又慢慢移开,望向头顶那遮天蔽日的巨大槐树树冠,目光悠远,仿佛穿透了时光。

他摇扇的节奏没变,声音像老旧的留声机,带着沙沙的杂音和悠长的停顿,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熬?…记不清咧…打从…这城墙根下…那棵槐树…”

他用蒲扇指了指头顶,“还是…小树苗…一人高…的时候,额(我)…就在这儿咧…”

他的目光扫过城墙厚重斑驳的砖石,那上面每一道痕迹仿佛都是他记忆的年轮。

“料…自己上山…摘的,背回来…晒的…拣的…虫咬的…霉变的…不要。”

他每说一句,都停顿一下,仿佛在翻动一本沉重的记忆之书。

“火…柴灶…文火…不能急…急了糊锅…苦了…香味也跑了…熬…一天…一夜…时辰…不够…味儿…就薄…”

说到熬煮时间,他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仿佛在掐算着那漫长的火候。

“冰…老井…深…水甜…镇出来的…透心凉…”

最后,他仿佛总结般,轻轻吐出几个字:“习惯了…闻着这味儿…听着…这城墙根下的声儿…心里头…踏实。”

弹幕:

【泪目了…一天一夜!真正的匠心!】

【守着城墙,守着老树,守着老味道…】

【大爷的手…全是时光的故事啊!】

【这慢悠悠的话,听着比酸梅汤还解压…】

【杠精本精】:@大爷 服了!真服了!您老才是隐藏 BOSS!

陈二狗听得肃然起敬,默默地从兜里掏出几张最大额的纸币,没有去问价格(问了估计大爷也不会说),只是无比恭敬地、轻轻地、像放置珍宝一样,放进了那个敞着口的、釉色斑驳的粗陶罐里。

纸币落进去,发出轻微的“沙沙”声,淹没在罐底零星的硬币和旧票中。

他付了钱,却没有立刻走。

而是又默默地坐回那个小马扎上,手里捧着那个己经空了的、碗底还残留着一点褐色汤渍和细小冰晶的粗瓷大碗。

树荫浓密,将灼热的阳光切割成晃动的金色碎片。

蝉鸣在头顶聒噪得如同交响乐。

城墙根下的人声、自行车铃铛的清脆、远处飘来的模糊秦腔高腔、还有旁边食客满足的啜饮和叹息…

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奇特的、属于古城市井的安眠曲。

他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掌心感受着碗壁残留的、丝丝缕缕的冰凉,鼻尖萦绕着陶缸里源源不断散发出的、悠远绵长、仿佛能穿透时光的酸甜草本香,耳朵里是王大爷那慢悠悠、带着催眠魔力的、吱呀作响的摇扇声…

这一刻,时间仿佛被这古老的荫凉和一碗朴素的汤无限拉长、放缓。

之前油泼面的激烈碰撞,烈日下的奔波焦灼,设备的沉重负担…

所有喧嚣和浮躁,都被这城墙根下沉静的力量和那口首抵灵魂的清凉,温柔地抚平、沉淀。一种久违的、近乎禅意的宁静,包裹了他。

坐了足有一支烟的功夫(虽然他并不抽烟),陈二狗才缓缓睁开眼,眼神清澈得像被山泉洗过,透着一种满足后的平和。

他轻轻放下那只承载了太多滋味的粗瓷碗,碗底与粗糙的地面发出轻微的磕碰声。

他站起身,对着依旧半眯着眼、沉浸在自己摇扇世界里的王大爷,深深地、无声地鞠了一躬,用只有自己能听见的气声说道:“谢了您,大爷。汤,美得很。心…也静了。”

大爷似乎毫无察觉,只是那蒲扇摇动的节奏,在陈二狗鞠躬的瞬间,几不可察地…更舒缓了一分。

陈二狗扛起设备箱,走出这片被时光浸透的清凉结界。

午后的阳光依旧白花花地炙烤着大地,护城河的水面反射着刺眼的光。

但他感觉自己身体里像是装了一个由老井冰和古法酸梅汤驱动的小空调,步履是从未有过的轻快,连肩上死沉的设备箱似乎都轻了几分。

他走到河边栏杆旁,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和对岸玻璃幕墙折射的现代光芒,又低头看看手机屏幕上依旧在滚动、意犹未尽甚至开始讨论秘方的弹幕,脸上露出一个被彻底“降服”后的舒心笑容,还带着点狡黠的期待:

“各位老铁!这口‘老陕牌时光牌移动空调’,够不够霸道?火灭了,汗收了,魂儿熨帖了,连咱这毛躁的性子都给捋顺溜了!”

他满足地拍着平坦下去的肚子(酸梅汤不占地方),“可咱这趟西安深度游,光有面(王师傅的裤带面)有汤(王大爷的救命水),是不是…还缺点压轴的硬货?总觉得…肚子里还缺点扎实的、热乎的、能顶到天黑的东西?”

他故意拖长了调子,目光如同探照灯,扫过河对岸那些林立的餐馆招牌和熙攘人群,最终精准地落在一个方向——

那里,无论何时,总能看到一溜长队,队伍里的人大多手里都拿着一个…圆坨坨、白生生的馍?

而且空气中,似乎总有一股若有若无、却极其勾魂的、混着花椒小茴香和长时间炖煮肉香的浓白醇厚气息,顽强地穿透燥热的空气,丝丝缕缕地飘过来…

“咱下回…”

陈二狗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即将开启终极盛宴的豪气与郑重,对着镜头,也对着这座在古老底蕴与现代喧嚣中完美共生的城市,斩钉截铁、一字一顿地宣布:

“咱去掰馍!用咱这双刚‘摔’过面(虽然惨败)、凿过冰、端过老汤的手,亲手!耐心!虔诚地!掰它个千八百瓣!让它碎得像星斗,匀得像米粒!然后!泡进那熬足了时辰、浓白如乳、滚烫喷香、飘着翠绿香菜和猩红辣子油的——羊!肉!汤!里!咥一碗让老陕魂牵梦绕、能扛住八百里秦川风的——羊!肉!泡!馍!各位老铁,咱百年老字号泡馍馆子见!掰馍是个功夫活,咱不见不散,掰到地老天荒!”

说完,他拎起设备箱,箱子上武汉的芝麻酱印记、摔 BIANGBIANG 面沾染的面粉白点旁边,此刻又牢牢吸附上了一丝若有若无、却萦绕不散的、属于古老城墙根下的酸甜梅子与草木清香。

他下意识地舔了舔似乎还残留着凉意和回甘的嘴唇,哼着刚学的、依旧跑调跑到姥姥家却莫名欢快的秦腔,朝着那羊肉浓香最为鼎沸、队伍最为蜿蜒的方向,迈开了坚定而充满期待的步伐。

身影,再次汇入古城午后慵懒、喧嚣、却又无比鲜活的市井烟火画卷之中。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