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求速死

第五百零一章安全了

加入书架
书名:
只求速死
作者:
醉剑书生
本章字数:
8142
更新时间:
2025-06-04

“徐阁老。”

高拱低声道。

“严党今日必拿李涞之死做文章,我们...”

徐阶摇头。

“静观其变。皇上自有圣断。”

嘉靖帝高坐龙椅,面色平静如水。吕芳侍立一旁,目光扫过殿内众人,在看见角落里的黄忠时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司礼监太监拉长声调喊道。

严嵩颤巍巍出列。

“老臣有本奏。”

他声音沙哑却字字清晰。

“大同府连日来发生多起命案,宣大总督、巡抚、总兵皆已上奏。内阁需对此给出说法,否则边关将士寒心,恐生变故。”

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徐阶与高拱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出严嵩这是要把水搅浑。

严世蕃不失时机地出列。

“启禀皇上,李涞乃嘉靖二十九年抗击俺答的老卫军,为何锦衣卫与杨总兵要杀他?难道朝廷就是这样对待有功之臣的吗?”

“嘉靖二十九年”五个字一出,殿内温度骤降。

嘉靖帝手中茶盏一顿,眼神阴霾。

徐阶心头一紧。

严世蕃这招太毒,直接戳中了皇帝的痛处。

那年俺答兵临城下,京师震动,是皇帝心中永远的伤疤。

高拱硬着头皮出列。

“严侍郎此言差矣。李涞之死尚在调查,怎能妄下结论?”

严世蕃冷笑。

“调查?锦衣卫虞祯奉谁之命前往大同?为何一到就与杨帆联手杀人?”

他转向吕芳,独眼中射出锐利光芒。

“吕公公,虞祯可是司礼监派去的?”

吕芳躬身道。

“回严侍郎的话,虞祯调任乃按常规程序,内阁拟票,司礼监批红。当日严侍郎也在场。”

严世蕃脸色一变,没想到吕芳反将一军。

他迅速调整策略。

“即便如此,司礼监擅自派遣虞祯干预边关军务,导致大同义勇与卫军分裂,如今边关形势危急,若俺答趁机南下,谁来担责?”

严嵩暗自点头,儿子这一手漂亮,把问题引向了勾结内臣、贻误军机的大罪上。

徐阶感到喉咙发紧。

他偷眼看向龙椅上的皇帝,嘉靖帝脸上看不出喜怒。

吕芳意识到严嵩父子的意图,他们试图将司礼监和徐阶打成幕后勾结的小团伙。

他决定不与严嵩正面冲突。

“陛下。

“吕芳转向嘉靖。

“老奴年迈昏聩,若内阁不信老奴,老奴愿请辞归乡。”

这话一出,殿内哗然。

徐阶心头一震。

吕芳这是在暗示虞祯并非他派遣的,而是另有其人!他这是在给皇上递话!

严嵩听到吕芳的话后,心中一凛。

老狐狸敏锐地察觉到事情可能并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他开始怀疑皇上是否已经掌握了某些底牌,准备对他进行反击。

殿外风雪渐大,呼啸声透过厚重的殿门传来,更添几分肃杀。

严世蕃见气氛不对,试图缓和。

“诸位大人,朝堂之上,当共同商议大事,不必如此紧张。”

他环视众人。

“不如这样,责令杨帆和虞祯向朝廷解释清楚大同府的案情,同时命杨选等人彻查此事。”

这一策略旨在给杨帆更大的压力,让支持他的人退缩,以便杨选等人能控制局势,直至俺答动手。

严世蕃胸有成竹地看向父亲,却见严嵩眉头紧锁。

朝议中众人沉默不语,只有炭火偶尔爆出”噼啪”声响。

严世蕃正要再次开口,突然感到脚上一痛。

是严嵩踩了他一脚,示意他不要轻举妄动。

严嵩意识到事情有异常。皇帝至今一言不发,吕芳又突然提出辞呈,这不合常理。

老谋深算的首辅决定谨慎行事。

双方僵持不下,殿外大雪纷飞,殿内无人打破沉默。

嘉靖皇帝听在耳里,心中暗叹严嵩的谨慎。

他恼恨吕芳沉不住气,让严嵩察觉到异常。皇帝起身,宽大的道袍袖口垂落。

“北风卷地白草折...”

嘉靖突然吟道,声音低沉。

“胡天八月即飞雪。”

众臣一愣,不知皇帝为何突然吟诗。

徐阶却心头一动。

这是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讲的是边塞苦寒。

嘉靖继续道。

“边塞将士,餐风饮雪,保我大明江山。”

他目光扫过群臣。

“诸位爱卿在此暖阁议事,可曾想过边关将士的艰辛?”

严世蕃额头渗出冷汗,皇帝这是要借题发挥!

“吕芳。”

嘉靖唤道。

“老奴在。”

“去请黄忠来。”

吕芳躬身退下。不多时,他扶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从偏殿走来。

老者虽年迈,腰板却挺得笔直,行走间仍可见当年武将风范。

“黄忠!”

有老臣惊呼。

这位退休二十年的老将军突然现身,令朝堂震动。

嘉靖淡淡道。

“黄老将军的弟子虞祯,在大同给师父寄来黄芪萱草,说是边关特产,可补气血。”

他看向黄忠。

“老将军可收到了?”

黄忠拱手。

“回陛下,老臣收到了。那孩子还惦记着老臣的老寒腿...”

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信。

“这是老臣回给虞祯的信,还有几件棉袄。”

嘉靖点头。

“师徒之情,令人动容。”

他突然转向严世蕃。

“严爱卿,嘉靖二十九年的事,你还记得吗?”

严世蕃浑身一颤,扑通跪下。

“臣...臣记得。”

“那年仇鸾欺瞒朕,谎报军情,导致俺答长驱直入,兵临城下!”

嘉靖声音陡然提高。

“京师震动,百姓流离!”

殿内众臣纷纷跪下,额头触地。

徐阶感到心跳如鼓。

皇帝这是要翻旧账了!

“那些年浴血奋战的老卫军,后来都去哪了?”

嘉靖冷冷问道。

“为何立功的老卫军被赶走,如今生活困苦,而某些人的亲信却占据要职?”

严嵩伏在地上,感到一阵眩晕。皇帝这是直指他们父子排挤异己、安插亲信的旧事!

“卫所制度,乃太祖所立。”

嘉靖继续道。

“为何如今大同府义勇与军户势同水火?是谁在挑拨离间?”

严世蕃额头抵着冰冷的地砖,独眼中满是惊恐。

他万万没想到皇帝会突然发难,而且直指要害。

嘉靖走到严嵩面前,停下脚步。

“严阁老,朕看虞祯做得不错。体恤将士,联络师徒之情,这正是'义、情、家、国'的体现。”

严嵩不敢抬头。

“陛下圣明。”

“朕决定,让虞祯接替张二,继续在大同府监督。”

嘉靖说完,转向吕芳。

“传旨,赐大同右卫将士每人一领棉衣,每户十两银子。”

吕芳躬身。

“老奴遵旨。”

嘉靖最后扫了一眼跪满地的群臣,拂袖返回后殿。殿内只余炭火噼啪声和众人压抑的呼吸声。

许久,严嵩才起身,脸色灰败。

严世蕃凑上前,低声道。

“父亲,皇上这是...”

严嵩抬手制止,摇了摇头。

父子二人对望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惧。

局势已无法挽回,但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对抗。

而在华严寺后院的厢房里。

“大人,您已经三天没出门了。”

守在门口的亲兵小声的提醒。

杨帆停下脚步。

“寺里的僧人可有消息传来?”

“回大人,今日依旧没有杨选和李宠的任何动静。”

亲兵低头回答。

“不过听说都御史衙门那边派了人去李宠府上,具体为何尚不清楚。”

大同与京城不过八百里,就算是最慢的驿马也该跑个来回了。

严嵩父子不可能毫无反应,除非...

“除非他们在谋划更大的动作。”

杨帆喃喃自语,手心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

他转身望向窗外,华严寺的飞檐在暮色中勾勒出锋利的剪影。

当初选择来大同是否太过草率?

在宣府至少有李文进可以倚仗,而这里...除了自己带来的百名火枪兵,几乎孤立无援。

“大人,要不要派人去都御史衙门打探?”

亲兵试探性地问道。

杨帆摇头。

“不可。现在一动不如一静,贸然行动反而会...”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沙沙”的声响。

“谁?”

杨帆猛地转身,手已按在腰间佩剑上。

两个黑影灵巧地翻窗而入,落地时几乎没有发出声音。借着烛光,杨帆认出他们穿着边军特有的皮甲,胸前绣着麻字。

“杨大人恕罪!”

为首的黑脸汉子单膝跪地。

“小的是麻禄参将麾下亲兵赵铁柱,这位是我兄弟王石头。事出紧急,不得不翻墙来见。”

杨帆示意亲兵退下,压低声音问道。

“麻参将派你们来有何要事?”

赵铁柱抬头,眼中带着焦急。

“李宠今晚要对大人下手!麻将军得到确切消息,李宠已调集了两百家丁,准备夜袭华严寺!”

王石头补充道。

“李宠放出话来,说大人您擅杀朝廷命官,他要替天行道。这分明是要杀人灭口!”

杨帆的指尖发颤。

他早该想到的。

李宠作为大同豪强,怎么可能咽下这口气?没有朝廷动静,恐怕正是因为严世蕃在暗中支持李宠行动。

“现在什么时辰了?”

杨帆沉声问道。

“酉时三刻。”

赵铁柱回答。

“大人,必须立刻动身。麻将军安排好了路线,可以护送您出城去右卫。那里有我们三千兄弟,李宠不敢造次!”

逃?堂堂朝廷命官竟要像丧家之犬一样逃离大同?

但若不走...杨帆想起严世蕃那双毒蛇般的眼睛,想起李宠在大同的势力。

“好。”

杨帆咬牙道。

“容我安排一二。”

他迅速唤来四名最信任的火枪兵。

“你们分头行动,两人去通知郑佥事,就说我临时出城巡查;另外两人去都御史衙门找锦衣卫虞祯,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火枪兵领命而去。

杨帆知道,这些障眼法拖不了多久,但至少能争取些时间。

“走吧。”

杨帆脱下官服,换上一件深色便装。

赵铁柱却拦住他。

“大人这身打扮还是太显眼。”

说着从包袱里取出一套粗布短打。

“请换上这个,再抹些灶灰在脸上。”

杨帆看着那件打着补丁的衣裳,苦笑道。

“看来麻参将想得周到。”

换装完毕,三人悄悄溜出厢房。夜色已深,华严寺的僧人大多已歇下。

他们贴着墙根前行,避开巡逻的武僧,来到一处偏门。

“从这里出去是条小巷,直通南城菜市。”

王石头低声道。

“麻将军的人在菜园子接应。”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冷风扑面而来。

杨帆跟着两人钻入迷宫般的巷弄,七拐八弯间,他早已分不清方向。远处偶尔传来更夫的梆子声,每一声都像敲在他紧绷的神经上。

“到了。”

赵铁柱突然停下,指了指前方一处用篱笆围起的菜园。

园中站着几个农夫打扮的汉子,见到来人,立即打开篱笆门。

为首的是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见到杨帆便抱拳行礼。

“大人受苦了,小的们奉麻将军之命在此等候多时。”

“马车备好了吗?”

赵铁柱问道。

络腮胡点头。

“就在后面棚子里,套的是拉菜的老马,守城的不会起疑。”

杨帆被引到一辆破旧的板车前,车上堆着半车蔫了吧唧的青菜,散发着泥土和腐烂的气息。

“委屈大人藏在菜堆下面。”

络腮胡歉意地说。

“等出了城就好办了。”

杨帆没有犹豫,蜷身钻进菜堆。腐烂的菜叶贴着脸颊,湿冷的汁液渗入衣领。

他屏住呼吸,听着自己的心跳如擂鼓。

马车启动,颠簸着向城门方向驶去。不知过了多久,杨帆听到守城士兵的喝问。

“这么晚出城做什么?”

“军爷明鉴。

“赶车的汉子陪着笑。

“小的是城南张记酒楼的采办,掌柜的要新鲜野菜招待贵客,特意让小的连夜去乡下收购。”

“掀开看看!”

士兵命令道。

杨帆浑身绷紧,手摸向藏在菜堆下的短刀。

菜叶被拨开,一缕月光漏了进来。

“都是些烂菜叶子,值当半夜出城?”

士兵狐疑地问。

“军爷有所不知。

“汉子压低声音。

“掌柜的相好就好这口,说是...有特殊滋味。”

士兵发出暧昧的笑声。

“行了行了,快滚吧!别耽误老子换岗!”

马车再次启动时,杨帆的后背已被冷汗浸透。出了城门约莫二里地,菜堆被猛地掀开。

“大人,安全了!”

赵铁柱的声音传来。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