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林羽和蜜璃接到了不少任务。
他们凭借着卓越的实力和坚定的信念,在恶鬼肆虐的世间穿梭,守护着无辜之人的安宁。
有时,他们满怀期待地赶到指定地点,却扑了个空。
现场没有丝毫恶鬼的踪迹,或许是那狡猾的恶鬼察觉到了危险,提前逃窜;又或许是所获线索有误。
但这些挫折并没有让他们气馁,反而使他们更加专注于分析线索,不断提升自己的侦查能力,时刻准备迎接下一次的挑战。
而一旦发现恶鬼的踪影,他们便会毫不犹豫地展现出绝对的实力,给予恶鬼致命的打击。
一次,在一个偏僻的山村,传说有恶鬼夜间出没,肆意残害村民,闹得人心惶惶。
林羽和蜜璃接到任务后,迅速赶到那里,趁着夜色潜伏在村庄的周围。
当恶鬼现身,张牙舞爪地扑向手无寸铁的村民时,林羽瞬间爆发。
炎之呼吸在他体内流转,炽热的力量灌注到刀身,燃起熊熊烈火,那火焰如同太阳的光芒般耀眼夺目,照亮了黑暗的夜空。
仅仅一刀,便将恶鬼的一条手臂斩落,恶鬼发出了痛苦的嘶吼,声音响彻整个山村。
蜜璃也迅速跟上,施展出炎之呼吸的剑技,刀身带着炽热的火焰,以凌厉的攻势牵制恶鬼,不给它喘息的机会。
两人默契配合,如同双生的战神,几个回合下来,恶鬼便被成功斩杀。
村民们终于摆脱了恶鬼的威胁,重获安宁,对他们投以感激和敬佩的目光。
随着执行任务的次数日益增多,林羽的体魄在一次次的战斗中日益强壮,他的实力也在不断提升。
然而,在战斗中,他渐渐觉得炎之呼吸虽能秒杀一般的恶鬼,但面对更强大的敌人时,仍有提升的空间。
他不满足于现状,凭借着对力量的渴望和对正义的执着,开始深入钻研炎之呼吸的细节,不断探索着更强的力量。
林羽不断调整呼吸的频率和深度,在一次次的尝试中,感受着不同节奏下身体力量的变化,尝试在不同的战斗节奏下,如何更高效地调动身体的力量。
他反复练习,感受着每一次呼吸与力量的结合,寻找着最完美的平衡点。
他还改进剑技的发力方式,从最初的大开大合,变得更加注重瞬间的爆发力和攻击的精准度。
他在训练场中一遍又一遍地模拟战斗场景,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剑招,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予恶鬼最致命的一击。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反复练习和实战检验,林羽终于创造出了更具威力的炎之呼吸技巧。
这新技巧保留了炎之呼吸的核心,却在细节上与原来大不相同。
它的爆发力更强,能够在瞬间释放出强大的力量,对林羽身体素质的要求也更高。
每一次施展,林羽都能感受到身体的极限被不断挑战,但他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持续的锻炼,完美地驾驭了这全新的力量,成为了更强大的鬼杀队战士。
而林羽和蜜璃寄出去的包裹和信件,很快便送到了收信人手中。
炎柱收到茶叶和扇子时,爽朗的笑声瞬间响彻整个宅邸。
他迫不及待地泡上一杯新茶,轻轻抿了一口,茶香西溢,沁人心脾,脸上满是欣慰:“这小子,还惦记着我呢,这茶叶,香!”
手中的扇子轻轻晃动,扇面上的火焰仿佛也随着他的动作跳跃起来,仿佛在诉说着师徒间深厚的情谊。
炎柱的父亲收到腰带后,虽没有过多言语,但嘴角微微上扬,眼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将腰带系在腰间,大小正合适,仿佛这腰带本就是为他量身定制一般。
林羽的父母收到信后,眼中泛起泪花,父亲拍了拍母亲的肩膀,说道:“孩子长大了,能照顾好自己,咱们该为他骄傲!”
他们知道,自己的孩子正在为了正义而战,心中满是自豪。
蜜璃的家人收到点心和手帕,妹妹拿着手帕爱不释手,欢快地跑向父母:“爸爸妈妈,你们看姐姐寄来的手帕,好漂亮!”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分享着点心,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每一个角落。
而林羽和蜜璃,对此一无所知,他们正继续着鬼杀的征程。
两人并肩走在蜿蜒的山路上,西周绿树成荫,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
林羽一边走着,一边在心中暗自思量。
随着一次次执行任务,自己的身体素质在不断提升,可炎之呼吸的爆发力却逐渐难以匹配上身体的成长。
现在面对这些弱鸡或许没事儿,但是以后若是遇到上弦呢?总感觉差了些火候。
这个疑惑在他心中萦绕己久,终于,他决定提笔给炎柱写信,将自己的困惑如实相告。
没过多久,炎柱的回信便到了。
信中,炎柱推荐林羽去请教上一任鸣柱,提及鸣柱所掌握的呼吸法或许能与炎之呼吸相结合,碰撞出全新的火花,还表示会向鸣柱举荐林羽。
林羽看完信后,心中燃起希望,和蜜璃商议后,两人决定即刻启程前往桃山,拜访上一任鸣柱。
就在他们朝着桃山行进的途中,突然,远处的森林里传来一阵激烈的打斗声,还伴随着野猪的嘶鸣声和熊的咆哮声。
蜜璃好奇地瞪大了眼睛:“林羽,那边怎么回事?难道是野猪和熊在打架?”
林羽皱了皱眉头,凭借着惊人的目力向远处望去,只见一个身影在熊的周围灵活地穿梭,动作敏捷得超乎常人。
两人加快脚步,凑近一看,才发现那根本不是野猪,而是一个头戴猪头面具的人,正和一只体型庞大的熊激烈搏斗。
蜜璃惊得捂住了嘴巴:“怎么会有猪头人?这也太奇怪了!”
林羽盯着那身影,思索片刻后说道:“那应该是戴着猪头面具的人,看他的身手,不像是普通村民。”
林羽心中却是暗道“原来是伊之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