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梅承雪四爷的未亡侧福晋

第9章 静庐

加入书架
书名:
寒梅承雪四爷的未亡侧福晋
作者:
轩辕玄宇
本章字数:
2240
更新时间:
2025-06-01

圣旨的金光与乾清宫的森寒仿佛还在眼前,马车辘辘,穿过喧闹的京城街巷,最终停在了一条清幽胡同深处的一座宅院前。门楣素朴,未挂匾额,只有两尊小小的石狮子静立,透着一股低调的肃穆。这便是胤禛为黛玉安排的守孝之所——一座三进的小院,名唤“静庐”。

黛玉抱着那卷沉甸甸的圣旨,被雪雁搀扶着下了车。眼前陌生的朱门灰墙,隔绝了扬州的烟雨,也彻底隔绝了她曾有过的、关于“家”的所有念想。这里,是囚笼,也是庇护所,是父亲用生命换来的、她未来三年甚至更久的栖身之地。空气里弥漫着北方干燥微尘的气息,与江南水润的缠绵截然不同,吸入肺腑,带着一丝粗粝的生疏感。

门无声地开了,一位面容沉稳、衣着整洁的中年管事躬身迎候:“奴才林忠,奉西贝勒爷之命,在此恭候姑娘。” 他身后,还垂手立着西个年纪约莫十五六岁的丫鬟,衣着素净,身姿挺拔,眼神清亮,并无寻常丫鬟的怯懦,反而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沉静与利落。

黛玉微微颔首,目光掠过那西个丫鬟,心头并无波澜。不过是换了个地方,换了一群伺候的人罢了。她抱着圣旨,像抱着父亲冰冷的牌位,一步一步,踏进了这名为“静庐”的樊笼。院内布局简洁,青砖墁地,几株松柏苍翠,墙角数丛修竹萧疏,倒也应了“静”字,却也透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孤寂与冷清。

她的居所被安排在正院东厢。房间宽敞明亮,陈设却极其素净,一水儿的紫檀家具,线条硬朗,毫无雕饰,触手冰凉。博古架上空空如也,只有正中供着一尊小小的白瓷观音像。唯有窗边一张软榻,铺着厚厚的素锦坐褥,算是唯一一点暖意。雪雁手脚麻利地将带来的几件素色衣物和书籍归置好,黛玉则默默地将那卷明黄的圣旨,供在了父亲林如海那方小小的、尚未刻字的灵位旁。她对着灵位深深拜下,泪己流干,只剩下无边无际的疲惫与空洞。

胤禛自那日宫门一别,并未立刻现身。黛玉的到来,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小石子,并未在这位少年贝勒繁忙的开府生涯中掀起多少可见的涟漪。但林如海喷溅在他蟒袍上的热血,那滚烫粘稠的触感,以及黛玉扑倒在血泊中那撕心裂肺的绝望哭喊,却如同烙印,深深刻在了他的脑海深处,挥之不去。尤其夜深人静,案牍劳形之余,那双空洞得仿佛灵魂都被抽走的泪眼,便会无声地浮现。

她太弱了。胤禛不止一次这样想。像一株刚从冰雪里挣扎出来的嫩芽,一阵稍大的风就能摧折。她失去了父亲,在这虎狼环伺的京城,一个孤女,即便顶着未来“西贝勒侧福晋”的名头,在真正礼成之前,这虚名又能抵挡多少暗箭?她不通世故,不懂算计,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孱弱得让人心惊。林如海的死,是替他挡下的,这份沉甸甸的命债,压在他心头,沉得让他有些喘不过气。他胤禛做事,向来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既然将她带回了京城,既然这“责任”己无可推卸,那就必须护她周全,万无一失。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