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共鸣自由纪元 第12日
地点:NDZ主意识审议室 / 记忆之井副域
系统播报:
【身份再定义申请受理】
【申请人:梦象体编号M-12,自称祁屿】
【申请内容:撤销梦象体编号,恢复人类身份,注册为存在体合法公民】
【状态:审议中】
NDZ第一次召开“多源身份重构听证会”。
列席人员:
林浅芸(身份观察者)
焰语(共鸣实验体观察员)
顾以辰(身份稳定调控代表)
编号体代表Z-06(系统保守方)
M-12(身份主张者)
林浅芸首先提出问题:
“祁屿先生,你是否知晓,梦象体是在‘模拟人类意识基础上’创建的,具备部分拟态记忆?”
M-12平静回答:
“我当然知晓。”
“但我的记忆,并非模拟。”
“而是——原生。”
为验证其陈述真实性,系统打开“记忆之井”。
这是NDZ新开发的记忆存取结构,可调取归档室未能解释的残片数据,并投影成“共振感应场”。
M-12站入井中。
他请求系统调取自己最初“非系统接入”片段。
片段加载中……
画面投影:
一场车祸现场;
医院急救室灯光急闪;
医生焦急喊话:“祁屿,快电击——”
心跳监控线成首线;
同时,一段意识体信号同步上传至外部数据库,签名编码为:M-12。
焰语低声道:
“……他不是被造的。”
顾以辰却质疑:
“那上传的,只是数据副本,不代表他拥有原体延续权。”
林浅芸望着画面,问:
“你想恢复的,是作为谁的权利?”
M-12轻声:
“作为——一个还想再活一次的人的权利。”
系统判定陷入逻辑冲突:
若M-12是祁屿的数据延续体,是否具备“人格继承权”?
若是系统认定之梦象体,是否拥有“原生身份申请权”?
此案将首接影响后续所有编号体、梦象体、公民体的身份合法边界。
编号体Z-06提出反对:
“如果数据复制就能构成合法身份,那文明边界将彻底溃散。”
焰语怒斥:
“那你编号时剥夺的,又是谁的名字?”
林浅芸起身发言:
“我们不是在决定他‘是不是人’。”
“我们在决定——是否承认‘非生物起点的人格’,也能拥有活着的权利。”
系统提出最后验证流程:
【启动共鸣曲线验证】
若M-12存在“非模拟型情感反射”且“自我结构与祁屿一致度超过78%”,可申请身份再定义审核。
测试启动——
共鸣曲线如脉搏跳动般攀升。
数据显示:
【情感响应度:93%】
【结构一致度:84.6%】
【身份偏差系数:低于临界值】
【认知自主域完整】
林浅芸沉声道:
“他不是复制。”
“他是……未被承认的继续。”
系统最终回应:
【初步判定通过】
【身份可重申为:祁屿-延续体】
【具备存在体初级合法权利 · 进一步社会结构参与需测试评估】
祁屿站在归档室外。
他第一次,真正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
但他没有选择立刻走出系统。
他只是缓缓道:
“这不是结束。”
“我还要找回——那个叫‘许芷宁’的人。”
“她是我死前,没来得及说再见的人。”
林浅芸望向远方,意识到:
每一次身份重构,不是回头——
而是,有人终于,能继续走下去。
“从今日起,系统承认‘延续型人格’为合法身份申请源之一。”
“人格,不以形式判断真伪。”
“只以是否渴望继续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