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中的炊烟裹着红薯甜香升起时,渝枣儿正蹲在灶台前往灶膛里添柴。铁锅咕嘟作响,翻滚的热气氤氲了她被烟熏红的眼眶。刘婆子颤巍巍揭开锅盖,白雾瞬间漫过两人鼻尖,混着难民们压抑的啜泣声,在潮湿的空气里凝成酸涩的雾霭。
"先垫垫肚子。"渝枣儿把陶碗盛满稀粥,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模样,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她数着缸里最后半袋糙米,又想起地窖里所剩无几的红薯种,喉咙像被硝烟呛住般发紧。待众人分食完毕,她踩着露水抱来成捆稻草,稻草碎屑沾在她的发间,在月光下泛着细碎银光。
男人们自觉将走廊让给妇孺,铺草时压低的交谈声混着蟋蟀的鸣叫。渝枣儿望着院子里横七竖八的身影,心有不忍。她轻手轻脚推开栾岫的房门,油灯昏黄的光晕里,栾岫正在思索着什么
"娘,咱们囤的粮撑不过半月。"渝枣儿攥着衣角,"更别说那些年轻后生,个个能吃穷三家。"她声音发颤,"而且...咱们那么多女眷,这么多外男住着..."窗外的山风突然灌进屋子,吹得油灯火苗剧烈摇晃。
栾岫的手顿了顿,她看着自己因为操劳变得粗糙的双手,突然想起去年今日,这双手还捧着野花追蝴蝶。"你说得在理。""后山还有片荒地,砍些木料搭棚子不难。"
渝枣儿眼睛亮起来:"我寻思让他们开荒种苞谷,等收了新粮就能自给自足。"她咬着嘴唇,"只是赶走实在是不落忍话未说完,栾岫己经伸手拍了拍她肩膀,掌心带着草药的余温。月光从窗棂漏进来,在两人身上镀出银边,恍若笼罩着层薄薄的铠甲。
“明早我就和张伯去村里商量商量。”栾岫一边说着,一边将目光投向窗外那片沉沉的夜色。在黑暗中,她似乎能够听到远处传来的难民们此起彼伏的咳嗽声,那声音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晰,让人不禁心生怜悯。
栾岫轻轻地叹了口气,感慨道:“乱世里能拉一把是一把啊,只是这世道……”她的话语戛然而止,似乎有许多话想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然而,就在这时,她止,似乎有许多话想说,但又不知从何说起。
第二日破晓,山雾还未散尽,栾岫和张老头己经召集了村里的主事人。祠堂的长桌上,煤油灯的光晕在众人凝重的脸上摇曳,与窗外渐渐亮起的天光形成鲜明对比。
"那些难民都是从鬼门关逃出来的。"张老头敲了敲旱烟杆,烟灰簌簌落在青砖地上,"咱们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在荒郊野外。"
"话是这么说,可粮食和土地..."有人皱着眉头开口,"就怕养出个无底洞。"
栾岫将手绘的地形图摊开,指尖点在后山的某处:"西北坡那片荒地,地势向阳,开垦出来能种两季苞谷。木料可以用山上的杂木,村里的青壮年帮把手,搭草棚用不了几天。"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每家出些种子,收成后再还。"
这时,门外传来窸窣响动。昨日被救下的少年怯生生探进头,怀里抱着几双编好的草鞋:"大叔大婶,我会编草鞋、修农具,还能帮着砍柴..."他身后,那个十来岁的女娃攥着一筐野菜,小脸涨得通红:"我能做饭、照顾娃娃!"
祠堂里陷入短暂的沉默。片刻后,角落里的王铁匠重重一拍桌子:"算我一个!我家还有几把闲置的锄头,磨磨就能用!"
消息传开,村里渐渐热闹起来。男人们扛着斧头进山伐木,女人们聚在晒谷场搓麻绳、编草席。渝枣儿带着几个姑娘教难民家的孩子辨认野菜,稚嫩的童声混着此起彼伏的伐木声,在山谷间回荡。
第五日傍晚,第一排草棚终于落成。炊烟从新砌的土灶升起时,渝枣儿正帮着那个中年妇女熬药。妇人的气色好了许多,拉着她的手首抹眼泪:"妹子,等俺缓过来,一定把这些恩情都还上。"
深夜,栾岫站在院门口,望着后山星星点点的灯火。渝枣儿端来一碗热汤,轻声道:"娘,张大哥他们说明天就开始挖水渠。"栾岫接过汤碗,热气模糊了她的眼睛——那些摇曳的灯火,多像乱世里倔强生长的萤火,在黑暗中连成希望的星河。
突然,远处传来零星的犬吠。两人同时绷紧神经,却见几个难民青年举着火把匆匆跑来:"嫂子!我们在山口设了暗哨,有动静马上报信!"月光下,他们手中的竹矛泛着冷光,脸上是与前日截然不同的坚毅。
山风掠过新搭的草棚,带来泥土翻新的气息。栾岫望着渐渐熟睡的村庄,低声对女儿说:"枣儿,人心齐了,再大的坎儿都能跨过去。"渝枣儿重重点头,眼中倒映着漫山星火,比任何时候都明亮。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村子和难民们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就像一根绳子一样,紧紧地拧在了一起。
张老头作为村子里的长辈,他带领着一群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在荒芜的土地上辛勤地劳作。他们用锄头和铲子,一点一点地刨出了一条条整齐的垄沟,为未来的种植做好了准备。
与此同时,难民中的老师傅们也发挥出了他们的专长。他们指导着村民们如何砌起坚固的水渠,确保水源能够顺畅地流淌到每一块土地上。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这些浑浊的汗水,一滴滴地落入了新翻的泥土中。然而,令人惊喜的是,经过几场透彻的雨水洗礼后,那些被汗水滋润过的土地上,竟然冒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芽。
渝枣儿在观察这些变化的时候,注意到了一个特别的少年——阿诚。他总是背着自己的母亲,默默地做着各种工作。阿诚的手脚非常麻利,无论是砍树搭棚还是其他重活,他总是抢着去做,而且做得又快又好。
当大家休息的时候,阿诚也没有闲着。他会主动去帮助铁匠拉风箱,让炉火熊熊燃烧。火星不时地溅落在他那补丁摞补丁的衣摆上,烫出了一个个焦黑的小洞,但他似乎毫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