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漫过举人坡残破的界碑时,渝枣儿攥着驳壳枪的手心还在冒汗。队伍踩着碎石下的枯枝往村里走,远处炊烟袅袅升起,竟透出几分劫后余生的安宁。忽然有人指着村口惊呼,渝枣儿眯起眼睛,看见栾岫正踮着脚清扫门楣上的弹孔,曦澄背着雪梅的女儿,青瓷碗在木盆里碰撞出细碎声响,那抹熟悉的白围裙上还沾着洗不净的硝烟。
房顶上突然传来"哐当"一声,张老头把撬下的碎瓦用力掷向墙根,惊飞了檐角觅食的麻雀。"狗日的东洋龟孙!"他布满老茧的手抹了把汗,粗粝的嗓音裹着怒火,"把老子新糊的窗纸全戳成了筛子!"灰扑扑的茅草在他脚下簌簌掉落,惊起几缕呛人的尘土。
刘阿婆颤巍巍穿过满地狼藉的院子,枯树枝桠在她鬓角勾住几缕白发。她死死攥住门框,望着满地翻倒的陶罐和被刺刀挑烂的菜畦,浑浊的眼睛瞬间红了。"老张头!"她扯着嗓子喊道,干裂的嘴唇渗出细密血珠,"我那两个崽子呢?"
正在换瓦的张老头猛地首起腰,腰间的草绳被瓦片坠得一沉。他转头时,夕阳正好把皱纹里的沟壑照得分明:"昨儿晌午跟着川军出川了!"话音未落,几片碎瓦顺着房梁滑下来,在青石板上砸出清脆的响声,"说是要把小鬼子赶过长江去!"
雪梅手中的木瓢"当啷"掉进盆里,溅起的水花沾湿了背上女儿的虎头鞋。刘阿婆的身子晃了晃,渝枣儿一个箭步冲上去扶住,却触到老人肩胛骨处凸起的嶙峋。风掠过空荡荡的村巷,把远处传来的零星炮声卷进这方小小的院落,惊起墙角蜷缩的狸花猫,踩着满地碎瓷片仓皇逃窜。
暮色愈发浓重,天边最后一抹晚霞被乌云吞没。刘阿婆倚着渝枣儿的胳膊,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她的目光死死盯着儿子住的那间东厢房,窗棂上的破洞还在漏风,糊窗的桑皮纸被撕成了狰狞的布条,在风中簌簌作响。
"走的时候...连件棉衣都没带。"刘阿婆喃喃自语,枯瘦的手指无意识地着衣襟上的补丁。去年寒冬,大儿子把自己的棉袄让给生病的小儿子,自己只穿了件单衣硬扛。此刻,这个画面在她脑海中反复闪现,心像是被粗粝的麻绳狠狠绞着。
张老头从房顶上下来,腰间的草绳还系着半卷新瓦。他蹲在刘阿婆面前,粗糙的手掌擦了擦额头的汗,却在脸上抹出一道黑印:"老婆子,你放宽心。川军出川,那是保家卫国的大事!咱娃儿们跟着王铭章师长,准能打胜仗!"
渝枣儿看着老人苍白的脸,突然想起刚来举人坡的时候,她和祝愿,齐婆子,刘阿婆后山摘野枣。那时的举人坡山清水秀,漫山遍野都是甜美的野果,孩子们的笑声能传出去好几里地。可如今,山上的树木被日军砍得七零八落,野枣林也成了一片焦土。
"枣儿,你说...他们真能平安回来吗?"刘阿婆抬起头,齐婆子浑浊的眼睛里蓄满泪水。渝枣儿心头一紧,她握紧老人的手,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能!肯定能!等把小鬼子都赶跑了,咱村还像从前那样热闹!"
夜色渐深,村里的油灯一盏接一盏亮起来。栾岫和曦澄雪梅把屋子收拾妥当,端来一碗稀粥,里面零星漂着几片菜叶。刘阿婆捧着粗瓷碗,却一口也咽不下去。她望着碗中晃动的月影,仿佛看到儿子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的模样。
突然,村头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渝枣儿抄起枪冲出门,却见是邻村的李老三,气喘吁吁地闯了进来:"不好了!日本鬼子在去重庆的路上设了埋伏,川军...川军损失惨重!"
这句话像一颗炸弹,在小院里炸开。刘阿婆手中的碗"啪"地摔在地上,碎片西溅。她踉跄着向前扑去,抓住李老三的衣襟:"我儿子呢?我那两个儿子呢?"
李老三避开老人的目光,声音哽咽:"我...我听说王铭章师长...殉国了..."
整个院子陷入死寂,只有远处传来的炮声震得人心发颤。刘阿婆突然瘫坐在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我的儿啊!老大女儿不到一岁,老二媳妇麦麦也才有孕不久,!"
栾岫红了眼眶,握紧拳头。他想起出征前,张大塞给他的那把生锈的匕首,说:"栾姐姐,要是回不来,你替我照顾好爹娘,媳妇,女儿。"此刻,这句话在他耳边回荡,像一把利刃剜着他的心。
"不行!我要去找他们!"渝枣儿突然转身,抄起墙角的大刀。张老头一把拉住他:"胡闹!你一个人去,不是送死吗?"
"那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大家白死们死!"渝枣儿甩开老人的手,"小鬼子杀我同胞,毁我家园,这笔血债,必须用血来还!"
曦澄放下怀中熟睡侄女女儿,走上前:"枣儿,我和你一起去。我懂医术,说不定能救几个人。"栾岫也握紧了手中的锄头:"算我一个!"
夜色中,举人坡的村民们自发聚集起来。张老头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声音坚定:"咱们虽然不是正规军,但也不能让小鬼子小瞧了!走!跟他们拼了!"
队伍出发时,天空飘起了细雨。刘阿婆站在村口,望着儿子们离去的方向,喃喃道:"儿啊,娘等你们回家..."
雨越下越大,雨水混着泪水,冲刷着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远处,重庆的方向火光冲天,那是无数川军将士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防线,也是举村人最后的希望。
在这条通往战场的泥泞小路上,举人坡的村民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向未知的生死。他们知道,这场仗,非打不可;这个国,非保不可。因为身后,是世代居住的家园,是白发苍苍的父母,是嗷嗷待哺的孩子。
雨幕中,隐约传来低沉的川江号子,那是川军出征时的呐喊,也是中华儿女不屈的抗争。举人坡的故事,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