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明1128

第1017章 一〇一五章:赞吉天启

加入书架
书名:
芳明1128
作者:
西洋湖边
本章字数:
7774
更新时间:
2025-07-04

1132年夏的阿勒颇,阳光炽烈如金剑,从大清真寺的高塔上洒落,刺破了幼发拉底河谷吹来的沙尘。

日近晌午,阳光将城墙烧得发白,一队自摩苏尔方向来的驿马扬起黄沙,快如风矢般疾驰而入。领头者身披亮银纹甲,左手紧抱一个精致木箱,直奔王府后殿。值守的侍卫认出是努尔丁王子的贴身侍从阿布·哈立德,连忙放行通传。

伊玛德丁·赞吉王正于书房静坐,翻阅一卷旧《布哈里圣训》注解,听闻通传,便抬手示意将人与信带入。他的鬓角已见些微灰霜,面容却比三年前更坚毅锋利。

阿布·哈立德将木箱放于桌前,恭敬开锁。只见其内层层叠叠裹着软布与羊皮,最上方是一封阿拉伯文的长信,落款赫然是「努尔丁·赞吉」,而信纸边角印有一枚细致红印——明华大学电气学院收发用印。

「这小子,终于来信了。」他轻声道,唇角浮起些微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展开信纸,静读良久。

书房里寂静得只剩纸页之声与墙边挂钟的细响。太阳越升越高,从木格窗照射进来的光斑逐渐移至案前,映亮了赞吉王渐渐凝重的眉宇——先是微笑、再是惊讶、继而沉思,最后竟是一种近乎敬畏的神情。

他缓缓放下信,低声自语:「火不再是天降的神迹,而是可控之力;风不再是主赐的谜语,而是因压而起。水能分解为二气,油能炼出塑物。而吾子——我伊玛德丁之子,已在异邦习得驭火之术,驭风之机。」

他缓步起身,走向窗前,那棵在院中屹立二十年的苦橄榄树正随风微摆。他望着这棵树许久,似在将来信中的技术奇观与眼前的现实勾连——电动风扇、合成纤维、电解金属、炼油塑料、旋转发电机、自转车、蓄电器……

这是何等的世界!

片刻后,他命近侍召摩苏尔与阿勒颇两地的学者与军官入内,伊玛德丁·赞吉端坐于宫廷内殿的雕花木椅上,身后是一幅绘有巴格达旧城风貌的羊皮挂毯,案前摊开一卷刚从金陵送来的羊皮信纸——曾明丁寄来的书信。殿内,哈乃斐派的老阿訇纳赛尔·本·鲁什德与马利基派解经家马哈茂德·伊本·哈桑分坐左右,商贾头人哈三·林与摩苏尔贵族塔利布·巴尔扎尼低声议论。案上摆放着数本《理化图解册》与一辆明制「上海牌自行车」,车架上还带着金陵港口的盐渍痕迹。

伊玛德丁·赞吉展开信纸,目光扫过努尔丁遒劲的阿拉伯文,字里行间透着金陵实验室的焦味与雷霆。他低声诵读,声音在殿内回荡:

「儿臣努尔丁自两年前离乡赴明国胡商小学,初时只为追寻南海原油之商机,探查大明的技术秘密。然今夜提笔,儿臣心潮澎湃,几欲泪下——此地之文明,非我天方世界所能想象!

两年前儿臣初抵时明国尚无蒸汽火车的轰鸣,亦无轮船破浪之声。而今,仅短短两年,明华园的实验室已如神话般,将石中之金、陶中之雷化为现实,儿臣有幸参与其中,目睹科学之力,仿若天启。

父王可知,儿臣初来明国时,尚以为金银铜铁乃金属之全部,石灰与盐巴不过泥土与调料。然明国先知在《化学导论》中揭示:草木灰藏钾,石灰石含钙,盐巴蕴钠,苦卤水有镁,矾土生铝——这些看似「土」或「水」之物,皆为金属!

儿今受命于明国电化研究院,自主参与多项实验。昔日儿于巴格达学者间所闻『闪电可驭』之说,在此地已成现实。儿与吴淑姬师姐共同实验以高压电弧分解水,实证其产『氢』与『氧』二气,证明水非元素,又以电解苦卤、硝石、明矾等卤盐,得『钠、镁、钾、钙』等诸金属。其性状似银似锡,或燃于水,或强烈夺火,奇妙至极。此等「石中取金」之术,非阿拉伯炼金术士的梦想所能及!

儿又转入石化工坊,协助谢芷兰师姐与徐月娥师姐,研制诸油诸烃之化工术。原我国商人进献『原油』,儿等以电弧高温裂解,析出『轻油』、『重油』、『沥青』又试配焦炭与铁屑,得『催化剂』,增其分解之速。昨日,更有奇成:以热裂油气,再辅以铬酸液与硫粉处理,于高压釜中竟得一种可抽丝的透明软物,似天国之丝。

更令人震骇者,乃明国的电力实验。父王,您提及我国古籍中的『素烧陶壶』——铜管铁棒浸于酸液,能生微弱火花,祭司视为神术。然明国以「伏打堆」串联陶罐,产生稳定电流,驱动炭丝灯泡,点亮金陵夜空!更甚者,以铅酸蓄电池储存雷霆之力,可携至船上、战场,供灯火与仪表之用。儿臣亲手调试陶罐,助叶承灏师兄稳定电压,见证灯泡之光如星辰坠地。此等「陶中藏雷」,岂是伊玛目祭司所能梦见?

汤思退师兄尝以高锰钢、镍铁合金铸刀具,配车床削铜、削铁,虽首轮崩裂,然今已可稳切软钢,此即明国女先知所称「用机器造机器」,一旦成链,则未来之『机关兽』或可如人行事。儿臣虽为天方之子,却愿留此,追随方先知,探求科学之奥秘。

父王,阿勒颇与摩苏尔的炼金术士与铁匠,是否可效仿明国,建实验室,试电弧与火药?待儿臣愿携所学归乡,助叙利亚迎头赶上,免于矇昧。

愿父王安康,愿真主庇佑阿勒颇。」

他猛然合上信纸,抬头望向殿内众人,沉声道:「诸位,吾子努尔丁自金陵传来消息,东土大明之科学,已非我等所能想象。石灰石、盐巴皆藏金属,陶壶可生雷霆,水银可引战火。此等技艺,非神术,乃真主赋予的智慧,然我叙利亚尚未触及其皮毛!」

一名曾反对明国火书的老阿訇纳赛尔·本·鲁什德听罢,喃喃道:「穆罕默德先知在第八十九章曾言‘尔将见奇事’,或许此即奇事。」

老阿訇皱眉,捻着银须,冷哼道:「苏丹,二王子所述,皆异教之术!《古兰经》云,真主赋予万物秩序,何须以石为金、以陶藏雷?此等邪说,若传入学宫,恐惑乱民心!」

马哈茂德·伊本·哈桑却缓缓摇头,语气温和:「纳赛尔长老,二王子言及‘原子外层电子’与‘化学反应’,或非违背真主之理。巴格达古籍曾载,素烧陶壶能生火花,祭司虽称神术,然若以科学解之,未尝不可视为真主造物的奥秘。」

更有一位老巴尔扎尼贵族缓缓叹道:「若叙利亚真能持火行雷,彼岸之明人将不复为异教蛮族,而是天启之使。」

泉州商贾哈三·林目光炯炯,插话道:「苏丹,努尔丁提及的‘乙烯’与‘化纤’,若真能制韧胜蚕丝之绳索,吾商队运货可省三成骡马!若金陵的‘雷酸汞’火器能穿重甲,吾等贸易路途或可免受十字军劫掠!」

塔利布·巴尔扎尼却冷笑:「哈三,汝只见商利,未见祸患。明人的‘雷火鬼船’若真杀来,吾族骑士何以抵挡?苏丹若欲仿效,吾邦工匠恐难及明人之精巧。」

伊玛德丁·赞吉缓缓环视众人,一字一句道:「寡人之子,在其年十三之际,负使命渡海,习异术,破旧识。如今所归,非金非银,乃天地之理、人力之极。」

「明国已至天火之门,而吾等,尚未脱牧马之俗。」

「但自今日始,吾赞吉之家,誓不再盲从天命,不再将圣典束于故纸。吾辈将读其理、解其术、驭其力,以吾信仰为骨,以其科技为翼。」

「此信,即天启。」

伊玛德丁·赞吉沉默片刻,起身踱至窗前,俯瞰阿勒颇城外的骆驼商道。沙尘自幼发山脉吹来,拂过城墙上的旗帜,却掩不住他心中的激荡。他转过身,拿起案上的《理化图解册》,翻开一页「伏打堆」示意图,沉声道:「诸位,吾三年前携明国课本归来,欲建少年学宫,译‘火书’,设工坊,然教士疑其邪术,贵族惧其动摇根基,书吏译不出,百姓畏其魔。如今努尔丁亲历金陵实验,石中取金、陶中藏雷,皆真!若吾邦不学此术,待十字军抄袭得手,吾等恐如古罗马,徒叹文明虚伪,毁于野蛮铁蹄!」

纳赛尔长老皱眉,正欲反驳,伊玛德丁·赞吉举手止住,指向自行车:「此车非妖术,乃齿轮与链条之力,寡人已命工匠仿制,虽粗糙,然三月内可成。若以此法建‘火兵工坊’,仿金陵之‘雷火’与‘伏打堆’,或可让吾军火杖穿甲,商道灯火通明!」

哈三·林点头,眼中闪过精光:「苏丹,泉州商贾愿出银百贯,助建工坊,购明国铜料与硝石,试制火帽。若成功,商队可携电灯,夜行无阻!」

而年纪尚轻的马尔丁亲军统领阿兹哈·本·萨布则握拳而语:「苏丹,若有此术,我摩苏尔骑军可夜行百里,日射千里矢,十字军十倍之敌亦不惧。」

马哈茂德·伊本·哈桑沉吟道:「苏丹,努尔丁提及‘原子’与‘电’,或可纳入《智者札记》,以真主造物之理诠释,如此可减教士抵触。然译书仍需时日,吾建议召回熟悉宋语的归国胡商子弟,助二王子译解。」

伊玛德丁·赞吉颔首,目光深邃:「塔利布言之有理。吾将增派亲兵,护送译书胡商。」他顿了顿,拿起努尔丁的信,语气坚定:「然吾邦不可止于防!金陵以五年铸就‘雷霆’,吾等虽晚,亦当奋起!寡人将扩建‘少年学宫’,招收良家子弟与苦工后代,学数理与制器;于摩苏尔设‘电光工坊’,试制伏打堆与火帽;以瓦克夫之名,建‘正道合作所’,集资购明国原料。」

他走向殿中央,拿起一枚刚从工坊试制的木骨自行车链条,掷地有声:「诸位,真主赋予智慧,非让吾等困于旧法!大明的科学,乃真主造物的钥匙。吾子努尔丁既见雷霆,寡人当为他铺路,让阿勒颇与摩苏尔,点燃属于吾邦的电光!」

殿内一片寂静。纳赛尔长老皱眉不语,马哈茂德微微点头,哈三·林与商贾们低声议论,眼中燃起希冀。塔利布·巴尔扎尼虽面露不悦,却未再反驳。伊玛德丁·赞吉将信纸收入袖中,挥手道:「明日,召集译书所士子,译努尔丁所述‘原子’与‘电’之理;命工匠依‘伏打堆’草图,试制陶罐电池;遣使泉州,购铜与硝酸,备火帽之用。吾邦虽晚,然十年之内,必追明国之光!」

他一挥袍袖:「传令下去。火兵学宫开馆,命曾入少年学宫诸徒回召试讲,译书馆设于清真寺西廊,由苏非学者主持。旧有商律与赋税制度,取《穆达拉巴》制试行于城南银坊,并纳入明国会计书为范。」

「而吾等要做的——」他走向墙边那辆泛着铁光的自行车,缓缓扶起它,「便是在沙漠中,骑上这辆未来的车,向东方而行。」

阿勒颇的阳光照亮了他沉黑的王袍,也照亮了他心中那个被唤醒的时代。殿外的沙尘拂过,仿若旧世界的帷幕正在缓缓拉开。

错乱漏章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