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千的父母虽然一首催促两人订婚,但对订婚仪式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在他们看来,自己这边是女方,不过是走个形式罢了,没必要大操大办。
李父一边喝着茶水,一边嘟囔着:“现在这年轻人啊,真是赶上好时候了,瞎折腾,有钱没处使。咱们那时候订婚哪有这么多事儿,两家大人坐一块儿,商量商量,男方给女方家里送点粮食、布料,女方准备些针线活,这婚事就算定下了。”
李母也在一旁附和道:“就是啊,千千,咱家里不讲究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你婆家那边的订婚宴我们不会去,咱这边叫亲戚一起简单吃个饭就行。你就自己看着办,亲戚们要来两桌,你自己决定把菜是要家里来还是去镇上酒店,要是去镇上,你就租车把亲戚们拉去酒店,要是你没空弄这些,就把酒菜钱1万块钱给家里,家里给帮忙弄。”
李千坐在那里,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眼神中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漠和伤心。
哥哥的订婚宴办的那样热闹,跟结婚宴也不差什么了,自己的订婚宴父母却根本不关心,连酒菜钱都跟自己算得一清二楚。
她深知父母这是传统观念在作祟,觉得女方订婚无需太铺张隆重,可她却不想自己一辈子就这么一次的订婚宴稀里糊涂地过去。
这不仅仅是摆几桌菜、在哪里办的事,更是对她和赵风致感情的一种见证,她希望能把这份感情以最好的方式展示给所有人。
赵风致的父母得知两人都忙,为了能让儿子的订婚仪式顺利举行,他们主动承担起操持的责任。赵母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联系酒店、挑选酒席菜单、预定婚庆布置等等,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
他们在网上搜索了各种订婚酒店的信息,对比价格、菜品、环境等各方面因素。最终,选定了当地一家口碑好、档次适中的酒店,酒店的装修风格简洁大方,菜品也很丰富。
在预定酒席的过程中,赵母还还专门联系了一位专业的婚庆策划师,来现场设计了简单而温馨的婚礼布置,希望能让这个订婚宴办得既热闹又有排场。
而此时,李父李母却还惦记着他们的出摊生意,仿佛订婚这件事跟他们毫无关系。
李千的心中一阵刺痛,她觉得父母的态度让她很迷茫。从小时候起,自己就像是一个被放养的孩子。
高考后,自己报志愿,那是决定人生方向的大事,却是自己一个人坐在书桌前,翻阅着厚厚的报考指南,查询各个学校的招生简章,父母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没有给予任何的建议和指导。
后来,要去上大学了,也是自己一个人背着行囊去报到。大学生活里,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只能自己一个人去面对,去解决。
再长大一些,自己找实习单位的时候,也是自己一个人西处奔波,投简历、面试,在这些大事上,父母始终是缺席的。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始终以一种让她迷茫的的方式去对待她生活中的点滴。
那些本该由他们引导、支持的大事,父母总是袖手旁观。
李千仿佛一个人在人生的海洋里踽踽独行,没有灯塔的指引,只能自己摸索着前进,无数次的磕绊与迷茫成为了她成长路上的阴影。
而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上,父母却从不吝啬他们的“教导”。菜做得咸了,他们不假思索地数落;没焯水,也能引出一番长篇大论的教育;甚至切菜、炒菜的顺序都成为他们挑剔的对象。在这样一个被琐碎小事填满的世界里,李千渐渐失去了对真正重要事物的判断能力。
这种教育带给她的不是独立和坚强,反而在人情世故上显得懵懂无知、不知如何应对。
她习惯了在父母的数落下小心翼翼,试图去迎合他们的标准,去避免一切可能引发批评的行为。
久而久之,她失去了对是非对错的清晰判断,取而代之的是一味地讨好别人。她仿佛活在他人的喜怒哀乐之中,只有当别人满意了、不发火了,她才敢确定自己做对了。
在这样的成长环境下,李千走了很多弯路。她因为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错过了许多追求自己梦想的机会;她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徘徊,无法坚定地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她学会了很多表面的应酬和迎合,却忽略了内心真正的需求。
此刻,面对订婚这件事,她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和纠结。她渴望能有一场真正属于自己和赵风致的订婚仪式,展现出这段感情的美好和真挚。然而,父母的不重视又让她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孤独的战斗中。
经过深思熟虑,李千决定开诚布公地跟赵风致谈谈,让赵风致理解她的难处。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给赵风致打电话,缓缓地说道:“风致,我想跟你商量一下订婚宴的事情。我想在我父母这边的订婚仪式上简办。我们把精力都放到你在父母这边的订婚宴上,好好地筹备,让它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赵风致听到李千的话,面露吃惊之色,他微微皱起眉头问道:“你父母届时不到场吗?”
李千微微点头,眼神中透着一丝落寞:“他们不到场。不过你放心,他们并不是不满意咱俩的结合。他们只是思想老派,认为我们的订婚宴这样的场合,他们不方便出现,怕会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
赵风致静静地听着,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李千父母真是太过分了,这么不重视女儿,这让李千在他父母面前如何做人。
他坚定地说:“千千,我明白你的难处。不管怎么样,订婚宴是咱们两个人的事,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我们的订婚宴办得圆满而温馨的。你放心,我会在那边把一切安排好,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李千听着赵风致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李千和赵风致低调行事,订婚宴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只是邀请了一些亲朋好友。
来参加订婚宴的都是赵叔和何姨的故交好友,一共坐了八桌。其中还有李千的老上司吴部长,现在的政协副主席。
订婚宴正在热闹地进行着。赵叔和何姨以及各位故交好友都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
敬酒环节,吴部长笑着对赵叔和何姨说:“这两个孩子真是般配啊,风致这孩子有出息,李千又善良懂事,两人以后肯定生活幸福,你俩就享清福吧。”
赵叔爽朗地回应道:“是啊,吴主席,你这话说得太对了。风致能有李千这么好的姑娘相伴一生,真是他的福气。能成为一家人,我们都很开心。千千,以后有我们在,会全力支持你的。”
李千听到这些话语,心中微微一暖,但眼神中仍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她知道,尽管赵风致的父母和自己相处得很愉快,但是原生家庭带给她的痛苦和纠结却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消散的。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振作起来,笑迎宾客,没有父母的帮衬,她一样能走出自己的精彩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