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价格是舒尘刚才想的,舒尘是现代人的思维,他并不打算和赵茶花合作分成,毕竟方子是他的,售卖也是他,所以雇佣关系是最方便省事的。
所以舒尘按照第一天的收益的三成计算,给赵茶花凑了个整数150文一天。
赵茶花出了人工出了力,以后收鸭子、清洗、拔毛、备好材料鸭爪、鸭锁骨这些都不用他操心。
舒尘就负责熬煮卤料制作,然后去镇子上售卖就好了。
在这个年代妇人和夫郎们绣一条帕子也不过才三文钱。
一个月不忙的时候也不过才能绣个六条八条的,赶上忙的时候,一个月只能绣出来四条。
一个汉子的劳动力也才二三十文,能拿到四十文的真的不多。
舒尘不在意多给一些,萧家老大一家人不错,他也不介意帮衬一下。
但是分成就算了,毕竟他以后并不是想长久摆摊售卖,而是想着能不能把卤鸭货的方子卖出去。
所以日后不管卖多卖少,只是按照150文计算。
赵茶花吓了一跳,她没想到弟夫竟然要给她一天一百五十文。
这活即便一天三十文都有的是人来干,这时候不忙,家家户户都闲着半个身子。
就连萧彦青都没想到舒尘会给这么高的价格,但是他只是默默的听着,毕竟是舒尘的主意,自然全凭舒尘做主。
不过萧彦青也知道,舒尘是为了能够拉扯大哥家一把。
萧母想说不用给老大家这么多,一天150文,又没干什么,但是想了想老大家的予松予竹,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唉,手心手背都是肉,他还是心疼孙子的。尤其是予松已经七岁了,早都可以送去学堂了,但是因为萧家银钱真的打不开点,所以一直没送。
但是如果能让孩子去读读书、认认字谁又不想呢?就算不为了考取功名起码日后也能有个好营生。
不过送去读书太贵了,一年学堂的束脩就要二两银子,还不算上笔墨纸砚,而且这个时候书的价格也并不便宜。
舒尘分出了150个铜板给赵茶花,又分出了100个铜板给萧母,公中的银子这段时间他们一直没交过。
本来萧彦青卖了野物想上交十两银子给萧母,没成想却借给了李明成十五两。
舒尘并不在意这些,这些时日他们吃的鸡、买的肉都是萧母给的钱,他做饭、腌咸菜看起来比较费盐费油的,萧母也没说过什么。
虽然后来他也买了些调料、米面给家里。
不过毕竟还没分家,大头都是从公家出,既然赚了些钱,他也不吝啬这些了。
萧母问道:“你收鸭子银子够不够啊?你先留着用吧。”
凭心而论这几年其实二小子上交公中的钱比老大家的多,每次去打猎卖了以后,都能给她二三两。
老大家本来就是伺候地里为主,平日里去镇子上找点工,再加上自从成了亲以后,一家四口总要留下点花销,上交到公中的钱并不多。
萧母也能理解,可以说这么多年,家里的开支其实都是二小子维持着大头。
这也是为什么萧母想给他再娶一个,不论是女孩还是小哥儿都好,起码有个人知冷知热,知道疼他,是个家。
舒尘笑了摇摇头:“没事的,收鸭子的银子都已经留出来了。”
舒尘把剩下的二百三十文,又添了些散碎银子,一共凑够了一两银子,交给赵茶花去收鸭子。
舒家养的鸭子不多,昨天的鸭子就有不少都是在山里猎的,但是只靠山上的野鸭也是不行的。
自然要去村子里收购,舒尘在村子里收鸭子给到18文一只,要保证鸭子的大小和斤数,太小的也不要。
赵茶花事办得很利索,没多久村里大部分养鸭的都过来卖鸭子了。舒尘的价格和镇子上一样,还不用他们跑那么远,自然有符合要求的都拿过来卖了。
这一下午萧家的院子里可算是热闹极了,萧母也过去帮忙。
第二日天还没亮,舒尘和萧彦青就推着板车去镇子上。
这两天予安也知道爹爹和小爹爹很忙,没时间带他,却也不吵不闹。
本来萧彦紫说让予安和他一起睡,但是这小崽子怎么都不同意,每天晚上黏舒尘和萧彦青的紧。
只好早上萧彦青醒了以后再把予安抱去萧母那屋。
萧彦青力气大,胳膊用力肌肉壮实得很。
舒尘在一旁跟着,看着夜色下的男人,虽然不爱说话,但是干起活来真的是利索极了,也不东问西问,乖得很。
舒尘贼心一起,偷偷的伸出手摸了摸萧彦青的上臂,手感真的和他想的一样。
萧彦青顿了一下,被那微凉的手指摸的那两下,好像透过了衣服触碰到了他的肌肤里。
萧彦青胳膊都轻轻抖了一下,舒尘还感觉挺有意思的,时不时的怼两下,笑眯眯的。
萧彦青也不说话,只是心里想着等到自已怼他的时候,希望舒哥儿也能这么开心……
赵茶花这次没有跟着去,不过也早早的就起来了,开始收拾鸭子。
这两天萧彦宏去镇子上找了份短工,一天35文,连着干十天,这几天都没有回来大象村。
赵茶花自已在家不用出门就能帮到二弟他们,两天就要赶上相公十天的工钱了,赵茶花也是上心的很。
舒尘他们刚到镇子里还没到走到昨天的摊位呢,就被围住了。
本来舒尘还想着到地方先买两个包子吃,没想到连水都没喝上。
除了昨天的回头客还有那个方管家。
昨天府里的夫人和老爷们都一致说好,尤其是二少爷,更是喜欢的紧,所以今天方管家特意先来这边多买了些。
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不少镇子上打长工短工的汉子过来。昨天看他们的一个工友,三个馒头配上几个鸭锁骨,喝碗稀粥,麻麻辣辣的,把他们馋的够呛。
今天的鸭肠也早早的就卖没了,一个多时辰过去,板车上剩下的卤鸭货不多了,舒尘连忙让萧彦青去买几个包子和稀粥过来。
萧彦青也忙活的渴了,他刚走不一会,摊子上又来了一个穿着长衫的书生少年。